热搜词:

某自媒体破防了!痛批车企不给车马费、高铁不订一等座,不像华为尊重媒体

传媒见闻留意到,今日一则来自汽车行业自媒体人士的朋友圈广泛流传,再次引发了对于“车马费”“媒体老师待遇”“车圈乱象”等话题的热议。

该帖直指个别车企不像华为那样尊重媒体,并就机票不能升舱改签、高铁不是一等座、不给车马费等问题大倒苦水。

帖文开头点明“汽车行业都在向华为学习”,但随后语气一转,痛批个别车企在学习华为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只学画虎不成反类犬”,以压缩传播费用为目的,变相要求媒体“改签退票”“拼舱”,一系列操作让媒体人感到不爽。

该自媒体人士表示,“先从机票说,你都花了钱了,为啥不大气一点,这样媒体老师改签和升舱都方便,你非要三折四折,天天看到群里为了改签抱怨。”

他还指出在高铁购票方面,某些车商甚至要求媒体自费补差额,不允许从二等座升舱至一等座,给媒体形成带来极大不便。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华为。据他描述,华为不仅主动为媒体预订一等座,还会发放现金车马费。

他因此直言:“这是市场经济,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别来了。”

对于线下活动的接待安排,该自媒体人同样表达了不满:“一下飞机一辆大巴,把媒体老师们像猪猡一样拉过去,为了凑上一车人,这个等那个等,好像媒体老师们的时间都不要钱,为了你的800元车马费,浪费生命。”

近两年,随着汽车行业预算缩减、传播费用紧张,不少自媒体博主开始集中吐槽“活动没有车马费”“报销流程繁琐”“还要倒贴出内容”。这一现象在车圈尤为常见。

例如,一位拥有200多万粉丝的汽车博主被邀请参加车展线下活动,结果被告知无报酬、无差旅补贴;另一位百万粉丝达人也被一家此前未合作过的车企邀请,对方不仅不提供任何费用,还想白嫖内容。

据业内惯例,一般车马费标准为500元;部分互联网大厂、酒企或主流车企可提供800-2000元不等的补贴;而豪华品牌(如BBA)则通常不提供车马费。

然而,即便承诺了车马费,拖欠情况仍屡见不鲜。哪怕是商单,也有拖欠和要求返点的情况。前两天,

这条文章下面留言众多,普遍认为:“公关在为车企背锅。”

因为欠款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汽车行业下行周期中的典型三角博弈——车企压缩预算,公关公司回款困难,最终将压力传导给媒体。

迪思公关起诉哪吒汽车母公司拖欠5355万元传播服务费就是典型案例,媒体人反过来起诉迪思公关追讨尾款,而目前这类“三角债”事件正源源不断地上演。

围绕车马费的争议由来已久。一派认为,这是媒体参与传播活动的基本成本补偿,覆盖交通、餐饮等必须开支;另一派则认为,车马费容易演变为变相利益输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本就不应存在。

你怎么看待“车马费”?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