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洗牌加剧 头部业绩失速 中尾部迎来突围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季接近尾声,消费金融公司2024年的业绩数据也浮出水面。整体来看,2024年消费金融行业继续分化,头部机构普遍业绩下滑,而中尾部玩家则逆势上扬,呈现出“强者承压、弱者突围”的态势,行业格局正面临新一轮重塑。
“消金一哥”营收净利双降
截至目前,招联消金、中银消金、兴业消金、中邮消金、海尔消金、小米消金、哈银消金、阳光消金、湖北消金、建信消金、宁银消金等消金机构已披露年度业绩。
从数据来看,“消金一哥”招联消金的业绩表现未能延续强势。中国联通年报显示,2024年招联消金实现营业收入173.18亿元,同比下降11.65%;实现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下降16.22%。公司总资产亦出现下滑。
同时,体量居前的中银消金与兴业消金也未能摆脱下滑趋势。兴业银行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兴业消金实现营收100.67亿元,同比减少10%;净利润为4.3亿元,同比锐减79.25%。中国银行则未披露中银消金营收数据,仅显示其全年净利润为0.45亿元,同比下降91.62%。
在头部机构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中邮消金成为少数实现增长的“逆行者”。邮储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中邮消金实现营业收入75.41亿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54%。
此外,宁银消金表现抢眼,逐步跻身行业前列。宁波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宁银消金总资产达到601.45亿元,全年营收达到29.9亿元,同比增长65.96%;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50%。
建信消金快速扩张
在中尾部机构方面,建信消金、小米消金增幅亮眼。作为新进入者,建信消金依托母行资源快速扩张。建设银行财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建信消金总资产达125.73亿元,同比增长72.04%;全年净利润0.1亿元,同比激增115.38%。小米消金方面,有数据显示,其2024年实现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超50%。
阳光消金是少数出现下滑的机构,光大银行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阳光消金总资产97.83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6.22%;实现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减少66%。
有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消金行业呈现出“头部承压、尾部突围”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红线收紧、合规压力加大,使得头部机构面临更为严苛的监管和有限的转型空间,尤其是在市场优质客户趋于饱和的背景下,其增长空间受限。相比之下,一些中小型消金机构通过灵活的业务策略和创新模式,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及利率区间调整带来的市场变化中,找到了新的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