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源地的“守井人”袁慧:守水护水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事
4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系列中外记者见面会的首场见面会,五位生态环境领域的代表与大家见面交流。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者袁慧作为代表参加了见面会。
▲袁慧
用丹心化作双手
守护着一库碧水
丹江口库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脉、北方水井。袁慧称,在十堰320万人民人人都是守井人,都是环保志愿者。“小水滴”环保志愿者也致力于传承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在“小水滴”志愿服装的马甲上,有一个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的标识,它意味着每一位库区人都是一滴水,一滴水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无穷的力量,十堰人用丹心化作双手,守护着一库碧水。
袁慧表示,作为一名“小水滴”环保志愿者,一个垃圾钳、一个垃圾筒、一叠宣传单可能就是日常的工具。他们主要围绕守水护水开展宣传宣讲、清漂净岸、巡河护河、植绿护绿、文明观察五大类志愿服务活动,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丹江口库区的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在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有107项为I类,达到直饮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以来,已累计向北方供水超70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1.14亿人口。目前,北京80%以上和天津主城区的生活饮用水都来自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的守井人和环保志愿者,我深感自豪。”
作为年轻人
没有理由不接好这根接力棒
袁慧介绍,十堰市为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关闭转产规上企业561家,清理网箱18.2万只,库汊围网21.9万亩,5万渔民弃渔转产。在十堰,大部分人都是移民或者移民的后代,从小就知道守护一泓清水的重要性。“每个丹江口人基本上都担负着守护三百多位北方人饮水安全的神圣使命,所以守水护水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事。”
袁慧介绍,她的身边就有一位“小水滴”环保志愿者、中国好人蒋德新,他家四代都是渔民,长江退捕禁捕后,他主动上交了自己的九条渔船,从捕鱼人变成了护水员,并且带动身边1000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蒋师傅今年已经64岁了,和袁慧父亲差不多大年纪,每次看到他弯腰的背影,袁慧就想起自己的父亲。
“作为年轻人,没有理由不接好这根接力棒。所以我们要把守好这一泓清水代代传承下去。”袁慧说,他们从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入手,围绕宣传宣教、清漂净岸、巡河护河、文明观察、植绿护绿开展一系列活动,广泛动员群众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3万场次,共同当好守井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袁慧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志愿者,自己积极参与清漂净岸志愿服务活动,以“水清、岸净、景美、人和”为目标,和身边的妇女、儿童、老人等各类群体志愿服务组织一道,当好守水卫士,常态化对丹江口库区岸线进行巡查清理,引导库区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让垃圾不落地、污水不直排成为大家的行动自觉和生活习惯,自觉做到无垃圾、无塑料、无化肥、无污水、无公害。另外,还将志愿服务全面融入流域治理、生态修复和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中,建设文明河流、创建绿色家庭,通过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关心关注生态环保,不断推进环境保护见实效、入人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