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司法足迹
春日里的司法足迹
进村护非遗
4月11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月浦人民法庭与商事审判庭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尝试跨部门组建合议庭,前往罗泾十字挑花非遗技艺所在地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对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开展巡回审判,并组织当地非遗传承人和村民旁听庭审全过程,让非遗保护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图为庭审现场。
陆艺楷 摄
炕头解纠纷
近日,吉林铁路运输法院立案庭法官在王某父亲电话咨询立案事宜时得知,患有先天脑瘫的王某因事故导致三根肋骨骨折、脾挫裂伤。依托特殊群体绿色诉讼服务通道,法官开展上门立案服务,并在立案后快速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就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达成一致意见,纠纷成功化解。图为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本报记者 孙兵
本报通讯员 王丽君 摄
下乡查实情
近日,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人民法院顺利调解一起因土地确权引发的物权保护纠纷案件。承办法官受理案件后,采取“调解﹢实地勘测”方式解决纠纷,深入浅出地向双方当事人详细讲解土地权属法律规定,引导当事人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土地归属。图为法官到争议地块了解详情。
李果 龙淑芬 摄(陆艺楷,孙兵,王丽君,李果,龙淑芬)
(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