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小叶医探 | 带状疱疹和慢性病“拉扯”,专家:高风险人群要做好预防接种

大皖新闻讯 今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院全科医学科与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石皖荣表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感染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相应增加,接种预防性疫苗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慢病人群要尤其注意带状疱疹

据了解,带状疱疹属于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90%以上成人体内都潜伏着该病毒。随着年龄增长等因素使得免疫功能低下,病毒在体内再次被激活从而引发带状疱疹,因疱疹多发在腰部,俗称“缠腰龙”“蛇盘疮”等。

“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是带状疱疹高风险人群。”石皖荣指出,尤其是50 岁以上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易患病,病情也越严重。

此外,在中老年人群中,多病共存的情况十分普遍,他们常同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慢性病人群一旦发生感染,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甚至增加死亡风险。“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诱发微血管病变、降低免疫水平,与一般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而且一旦感染了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入睡困难等也会让血压、血糖更难控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成年人需做好三类疫苗接种

事实上,远离带状疱疹,积极预防是关键,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一种有效方式。

针对很多人关心的疫苗应该在何时接种、谁能接种、是否有接种禁忌等问题,石皖荣告诉“小叶医探”,慢性病人群并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体,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

其实,提到疫苗接种,儿童及其家长通常较为关注,但成人疫苗接种还未受到足够重视。

“像我们社区服务人口大概7.8万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20%,老龄化程度较高。在社区管理的慢病患者中,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患者。”合肥市庐阳区杏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牛磊坦言,成人预防接种和儿童免疫规划同样重要。对于成年人来说,尤其是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除了带状疱疹疫苗外,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均为国家卫健委推荐成人接种的疫苗。

试点成人疫苗处方筑牢预防屏障

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国家倡导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并向“以健康为中心”进行转变。预防为主,强化基层服务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主旋律之一。而社区作为家庭生活延伸的主场景,则更加是预防接种的前沿阵地。

“从今年开始我们中心开始试点由全科医生开具成人疫苗处方,将接种工作从预防科拓展到全科门诊。”牛磊介绍,通过全科医生在诊疗中主动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疫苗接种建议,优化了接种流程,也有利于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同时,我们也推出一系列预防疾病的创新举措,除了让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通过网格化管理建立咨询群,及时推送宣传材料外,我们还将疫苗接种时间延长至工作日全天及周六上午,方便居民接种。”

当然,要真正撬动公众健康意识,基层医疗机构不仅要提供便捷的预防服务,还需加强健康教育。牛磊指出,推动成人疫苗接种需多方协同发力,社区需加强与家庭的协作,帮助家属了解疫苗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上下联动也很关键。上级疾控中心可定期为社区医务人员开展疫苗知识培训,包括疫苗种类、接种禁忌等,提升专业水平,确保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接种服务,构建起社区与家庭共同守护健康的体系。”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