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美国副总统证实!有人想对中国动武,解放军该再打1枚洲际弹了?

去年9月中国在没有预告、没有记者、没有宣传的情况下,发射了一枚“东风-31AG”洲际导弹。这是一次非常冷静的军事动作,却让大洋彼岸的人瞬间“炸了锅”。

这次导弹从海南起飞,全程飞行超过1.1万公里,精准命中南太目标海域。这是标准洲际打击能力的表现,却没想到,在导弹落地之前,美国副总统万斯就先“炸毛”了。

他没骂中国,骂的是美国自己人。他说,“有人一边鼓吹和中国摊牌,一边还想让中国继续供货、稳定市场,这不是疯了还能是什么?”

别小看这句话。这不是随口一喷,是他在明确划线。说得直接点,美国的政坛有人想打仗,有人想做生意,有人想左右都占,结果这发导弹一出,副总统发现这事真可能玩大了。

万斯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文

导弹飞得远,飞得准,其实是告诉你:中国有能力,也有冷静,而对岸的那些“想打又想赚”的人,才是真疯子。

再看时机。这发东风-31AG打得不早不晚,恰好是在美国完成一轮大规模“战略核潜艇演练”之后。这不是巧合,而是“对表”。

美国搞这个演练,不是训练体能,是推演怎么应对“中方先出手”的场景。而中国打这枚导弹,不是表态说“我真会打”,而是告诉你:“你排练得那么起劲,不如看看我真动手是什么样。”

区别在这儿:你在纸上画线,我直接在地图上打靶。

这才是最扎美国心的部分。

充斥着大量政客的美国国会

副总统的发言,正说明他们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已经在为“一旦真打起来,吃亏的是我们”做心理铺垫。说白了,他不是给中国看,是在给自己人预警:你们玩脱了。

对中国来说,这次“东风快递”的意义并不只是炫耀技术。实际上,东风-31AG的性能早已公开,射程、部署方式都没什么神秘。但它的“出手时机”和“出手态度”,才是真正值得推敲的地方。

没有喊话,没有直播,没有预警,一发就命中。就像是在说:我不喊,我做。

这和某些国家动不动就“全舰队出海”炫肌肉的操作,简直形成了极致反差。

更关键的,是大家都在问:中国这一发打出来,是不是代表战略态度升级了?会不会有后续?那就得提到,中国还有一张牌没出。

“海底杀器”——巨浪-3。

“巨浪-3”也已成功试射

你知道东风能打远,也知道它陆基易被锁定。但你想过没有,中国现在的战略核潜艇094A已经能够搭载射程超1.3万公里的巨浪-3导弹,这意味着:就算陆地导弹全部被摧毁,中国还可以从水下还手。

而且你根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打。也许从南海,也许从北太,也许从你以为“安全”的地方底下直接冲上来。

2025年《金融时报》已经披露,中国“巨浪-3”正在压缩测试周期,最快明年就可能进行“水下实弹试射”。一旦实现,那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你不是演练“万一中国打第一发怎么办”吗?我现在让你连第二发从哪来都不知道。

这才是“完全核威慑”的真相:不是谁先喊话谁赢,而是谁藏得住、撑得住、打得出。

中国这一次很明显是在释放信号:不是我们要动手,而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你动手之后的结果。

火箭军部队曾在去年发射“东风-31AG”洲际导弹

而美国那边,副总统急眼说明什么?说明他知道自己人根本没做好“真翻脸”的准备。

他们当然知道,中国这次的导弹打得不是热闹,是打给“你们内部摇摆派”的一记提醒:你要是真往前推一步,我接得住;你要是指望我永远不动,那你别想打完还让我给你送芯片送原料送稀土。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很多媒体这次对中国导弹发射保持了“低调处理”,没有往大了炒。但从分析师圈子到智库内部,讨论却炸开了锅。为什么?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次是一次“战略出手”,而不是“技术秀”。

中国不缺技术,也不缺话语,缺的只是什么时候出招更让人安静。

导弹打完了,美国副总统先破防,网友评论直接总结:这不是展示,是示警;不是做秀,是算账。

中国海军094型战略核潜艇

很多网友说得好:中国没说狠话,但也没软过一秒。这年头,谁嘴硬谁心虚,一发导弹一发推文,就知道谁是真稳,谁是真慌。

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次炫耀,而是一次提醒。提醒谁?提醒那些还以为能“又踩又靠”的人:你可以继续演,但我们不会等你谢幕。

你问我这发导弹是给谁打的?

打到哪不重要,谁先跳脚,那才是“命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