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公交夫妻的五一:车影交错间是并肩的“坚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5月4日凌晨四点半,济南的夜色还未褪去。韩道庆轻轻唤醒熟睡中的妻子王月月,两人默契地整理好工装。在去车队的路上,他们将平安结仔细系在了方向盘上——那是儿子亲手编织的礼物,承载着全家的牵挂与祝福。这对济南公交B97路的“夫妻档”驾驶员,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坚守。

同线路上的“时间差恋人”

当晨光还未穿透薄雾,大辛庄停车场已响起窸窸窣窣的工装摩擦声。韩道庆弯腰系紧防滑鞋,妻子王月月踮脚为他整理衣领,这是十二年来最熟悉的温度。

作为连接临空经济区与济南市区的交通动脉,B97路公交车的车轮丈量着这座城市的脉搏,日均运送上千名务工者、学生和市民。

清晨五点半,王月月驾驶的首班车准点驶出,在每个站点,她都会多停留片刻,因为这个时间段经常有赶早班的工人,她怕大家坐不上车。

虽然夫妻俩在同一条线路,但错峰排班让这对夫妻成了“时间差恋人”。他们的记忆里,夫妻“同框”最多的不是合影,而是两车会车时的车影。有时在红绿灯口短暂相遇,王月月会对着韩道庆的车窗比个大拇指,而韩道庆则会轻按两声喇叭回应——这是独属于公交夫妻的“摩斯密码”。

公交车厢成第二个家

“五一假期,最对不住的还是孩子。”提及正读小学的儿子,王月月觉得有愧疚。

在儿子的作文《我的爸爸妈妈》里,这样写道:"我的爸爸妈妈住在公交车上,因为我醒着的时候,他们经常不在家。"孩子画的全家福里,夫妻两人也总穿着工装。

公交人的作息让亲子时光尤为珍贵,节假日更成奢侈。早班凌晨离家时孩子未醒,晚班归来时孩子已入梦乡,接送、家长会全靠老人操持。“但每次听到乘客说谢谢,就觉得这份坚守值得。”王月月摸着方向盘上的平安结,那是儿子亲手编织的节日礼物。

车厢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更是服务创新的试验田。夫妻俩的“五个一”工作法早已成为行业标杆:一个微笑问候、一句安全提醒、一次耐心等候、一趟卫生清洁、一声节日祝福。劳动节期间,他们自费购置的便民袋里,速效救心丸、风油精、公交指南时刻备齐。

夜幕降临,当最后一名乘客下车,停车场的灯光次第亮起。韩道庆打开发动机舱检查,王月月则哼着小调擦拭座椅。他们自创的“夫妻安检法”严谨细致:妻子检查车厢设施,丈夫负责车辆性能,遇到疑难问题,两人便坐在调度室的长椅上共同研究。

“方向盘后是责任,方向盘前是生活。”4日晚上收车后,两人肩并肩一起离开车队的身影,成为了停车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