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异宠成新宠 水族与鸟类是主力

“飞天老鼠”蜜袋鼯火爆社交网络,用专业水循环鱼缸饲养水母引来众人围观——2025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情感需求的多样化,宠物呈现需求多元化、品类丰富化等新动向,异宠和水族的饲养者日益增加。

随着宠物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提升,养宠人对宠物的认知和情感投入也在不断深化。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调研显示,58%的养宠人愿意称自己的宠物为家人,29%的人将宠物视为好朋友。拟人化行为已融入养宠人日常生活,65%以上养宠人曾为宠物搭配食谱,近四成养宠人在节假日规划带宠出行,26%的养宠人曾为宠物拍写真,穿搭节日服饰。这表明,宠物不仅是陪伴人们生活的动物,更成为情感寄托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宠物的情绪价值也愈发受到重视。除却普遍认为的可爱属性外,82%的饲主因孤独感选择饲养宠物,43%的人群希望通过宠物缓解生活乏味。值得注意的是,42%的饲主会主动感知并回应宠物情绪波动,超过六成人群表示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关注伴侣动物的心理健康。这种情感纽带的重构,使得宠物在现代人心理调节机制中承担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宠物饲养结构正经历显著革新。近六成养宠人养过两种及以上宠物,“犬猫共养”与“异宠 水族”模式最为普遍。多宠趋势背后不仅是“都可爱”的选择困难症,74%的养宠人表示“每种宠物都有性格和种类差异,想体验更多可能性”,45.7%的人是为了让它们陪伴彼此,防止宠物孤单,超三成人为了让自己的社交分享内容更丰富。这种趋势推动着传统饲养范围的突破,人们对宠物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猫狗,而是向更多种类的宠物拓展,标志着人与动物关系进入多元化共处的新阶段。

在特殊宠物饲养领域,水族生物与观赏禽类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水族类因养护便利性和观赏价值呈现较强发展潜力。爬宠,虫类的饲养群体快速扩大,展现出细分领域的成长活力。不同物种的养护特征差异显著:爬宠与水族更侧重环境营造,鸟类、兔类则偏重营养管理。这种分化现象反映出当代人饲养需求的个性化趋势,推动着伴侣动物养护体系向专业化、精准化方向演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斯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