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大幕拉开,如何在悄无声息中改写股市预期?
全球金融市场正经历一场由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剧烈震荡。在2025年4月初,美国宣布向贸易国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股市大幅波动。面对外部压力,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强大韧性,各方稳市力量主动作为,重塑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认知。
市场波动与反制措施
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向贸易国征收对等关税,美股三大指数随即创下近五年最大单日跌幅。4月3日,全球金融市场普跌,欧洲主要股指跌幅超3%,亚太市场也出现明显下跌。相较之下,A股表现出明显韧性,上证指数仅微跌0.24%。 中国政府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随后,美国不断升级关税措施,从34%提高至84%,再到125%,最终达到145%。在此期间,A股市场经历了"黑色星期一"后快速企稳回升,上证指数在4月8日至11日连续上涨。
稳市组合拳显效
为应对市场波动,一场由"国家队"领衔的稳市行动迅速展开。中央汇金在4月7日、8日两日增持金额达1000亿元以上,并首次明确提出"国家队"资金的类"平准基金"定位。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推出1800亿元专项增持计划。 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上调,有望带来上万亿元增量资金。451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相关公告,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长线资金持续进场。各方密集的增持、回购、自购行动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核心指数出现明显反弹。
未来挑战与应对
面对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正在加码内需政策以对冲外需压力。《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财政政策将加大支出强度,同时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
专家认为,未来政策发力方向包括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支持受影响行业、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预计4月加码内需的概率进一步提高,涉及工具金额或达1.5万亿元至2万亿元。同时,深化RCEP框架下的产业链整合以及中欧经贸合作,推动对东盟以及欧盟出口,建立多元化市场战略也将成为重要举措。
在全球经济格局面临重塑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的韧性不仅来自于经济基本面的支撑,更源于多层次的政策协同与市场化机制的完善。随着内需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有望在应对外部挑战中实现新的突破。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