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饶了?特朗普放风要与中国谈判!
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4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使理查德·格雷内尔表示,特朗普认为与中国进行谈判,从而找到摆脱贸易对峙局面的出路至关重要。
另根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近期其他消息,特朗普政府近期频繁释放与中国谈判的信号,显示其试图通过对话缓解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意图。
特朗普此前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导致美国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包括贸易逆差扩大(2024年达1.21万亿美元)、通胀高企以及制造业成本上升,甚至引发美国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强烈反对。
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而部分企业如苹果、三星等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巨头也因关税成本增加受挫。面对可能的经济衰退风险,特朗普需平衡国内强硬派与务实派的需求。尽管公开场合仍保持强硬姿态(如威胁对华加征50%关税),但其团队已开始寻求谈判退路,避免关税战进一步冲击美国经济。
而中国对美方的关税政策,一直以来都采取了强硬回应,例如4月11日宣布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并明确表示若美方继续施压,中方将“不予理会”且“奉陪到底”。
因此,特朗普谈判可以,但有前提条件,中方强调对话需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要求美方停止极限施压,并指出“解铃还须系铃人”,谈判主动权在美方。
特朗普近期提出“只要贸易逆差消失就取消关税”,实则要求中国等国家扩大进口美国商品,以解决其国内制造业和贸易失衡问题。
然而,这种要求被指脱离实际,尤其是对越南等国的“零关税”提议遭美方拒绝,显示其政策目标难以通过单边施压实现。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此前计划与中方进行高级别通话,试图在扩大全球关税战前探明中国态度,但中方未表现出妥协迹象。
美方要求中国单方面让步(如削减反制关税、扩大进口)与中方坚持平等对话的矛盾难以调和。此外,特朗普政府内部对关税政策的意见分歧(如财政部长与商务部长表态不一)也增加了谈判复杂性。
若美方愿意部分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如豁免电子产品关税),可能为谈判创造空间。但中方需看到美方实质性诚意,而非“表面软化”。
特朗普释放谈判信号更多是迫于经济压力与政策失效的无奈之举,其“以战逼谈”策略因中方的强硬反制而陷入僵局。
未来中美能否重启有效对话,取决于美方是否愿意在平等基础上调整单边施压策略,而中方将继续以“打谈结合”的方式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