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上市售35.98万起 尚界正式官宣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 余承东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以 " 五指并拢,聚合成拳 " 的生动比喻,阐述了鸿蒙智行五界战略的最新布局。

4 月 16 日下午,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与上汽总裁贾健旭的 " 同框 " 颇具深意。
这不仅宣告了鸿蒙智行第五个品牌 " 尚界的诞生,更揭示了华为在汽车产业布局的终极形态——通过 " 五界 " 合围,构建从 30 万到百万级的完整产品矩阵,这场看似寻常的新车发布会,实则是华为争夺汽车产业话语权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发布会焦点,问界 M8 展现了惊人的市场号召力,这款大型 SUV 在开启预订 41 天内即收获 15 万张小订订单,而在 35.98 万元起的售价公布后,仅 8 分钟大定订单就突破 8000 辆,1 小时后更攀升至 2 万辆。
此次上市的问界 M8 共提供六款配置车型,价格区间覆盖 35.98 万 -44.98 万元,通过差异化的配置组合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将大型 SUV 的竞争门槛推向新低。

问界 M8 搭载的全新增程器 5.0 系统热效率达 44.8%,WLTC 工况亏电油耗仅 6.6L/100km,配合 53.4kWh 电池组可实现 310km 纯电续航。值得关注的是,其创新的猫头鹰转向系统将最小转弯半径压缩至 5.9 米,较同级竞品提升 10% 的机动性。
问界 M8 的定价策略堪称 " 精准打击 "。35.98 万元的起售价,不仅比自家 M9 低了近 15 万元,更比竞品理想 L9 便宜了 10 万元以上。
这种 " 降维打击 " 的策略背后,是华为对细分市场的精准把控。值得注意的是,M8 仅推出增程版本的决定,暴露出华为对当前新能源市场消费心理的深刻洞察——在充电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背景下,增程式仍是高端用户最放心的选择。

华为的 " 平台化战略 " 正在显现威力,从 M9 到 M8,再到 S9,华为将增程系统 5.0、巨鲸电池平台、ADS 3.3 等核心技术进行模块化组合,实现了研发成本的最大化摊薄。
这种 " 一鱼多吃 " 的做法,让华为能够以惊人的速度扩充产品线。
数据显示,问界 M8 开启预订 41 天即收获 15 万小订,发布 1 小时后大定突破 2 万,这样的市场反响印证了平台化战略的成功。
智能驾驶正在成为华为的核心壁垒,问界 M8 搭载的 ADS 3.3 系统支持 " 车位到车位 " 的无图智驾,这相较于依赖高精地图的方案更具普适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将智能驾驶的安全范围从前向扩展到全向,这种技术领先性正在重构消费者的安全认知标准。当其他车企还在比拼算力时,华为已经转向实际应用场景的深耕。

与上汽的合作揭示了华为商业模式的进化,不同于与赛力斯的 " 深度赋能 ",与奇瑞的 " 联合开发 ",与上汽的合作更接近 " 技术授权 " 模式。
余承东强调尚界将采用华为 " 质量标准体系 ",暗示华为正在将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质量管控能力向汽车行业输出。这种轻资产模式的拓展,意味着华为正在从 " 造车参与者 " 向 " 标准制定者 " 转变。
鸿蒙智行的 " 五界 " 布局暗含深意:问界主攻家庭用户,智界瞄准年轻群体,享界定位商务精英,尊界冲击超豪华市场,尚界填补时尚精品空白。
这种全方位覆盖的策略,不仅避免了内部竞争,更形成了对细分市场的合围之势。就像智能手机时代的华为 Mate/P/nova 系列组合拳,汽车领域的多品牌战略正在复制同样的成功路径。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华为的 " 五界 " 战略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汽车产业话语权的争夺,当传统车企还在为电动化转型挣扎时,华为已经通过智能驾驶、鸿蒙座舱、增程系统等核心技术,重新定义了高端智能汽车的价值标准。
这种 " 软硬件协同 " 的生态优势,正是当前其他自主品牌最为欠缺的。可以预见,随着五界产品的陆续交付,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被彻底改写。
更多原创热点汽车资讯可关注 58 汽车微信号:wub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