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搭建一个调用支付宝的智能体,MCP爆发,蚂蚁推了一把
3 分钟搭建一个智能体,可以调用支付宝、高德地图的那种。

最近,蚂蚁宣布入局 MCP,在一站式智能体开发平台" 百宝箱 "上线专区,可支持30 余款 MCP 服务的部署和调用。

创建好的智能体还可发布在支付宝小程序上,扫一扫即用。

由此在 " 百宝箱 " 平台上,开发者上可直接拥抱支付宝、高德地图这样的国民级应用生态;下可调用 DeepSeek、通义千问、Kimi、智谱等主流大模型,使用 50 多款插件和近百款工具。

今年,AI 智能体是绝对热点。Manus 开启趋势,开源的MCP 协议是推动浪潮的关键因素。
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更大的机遇。
相比于大模型应用开发,AI 智能体具备更高自主性、更强执行力,可连接丰富生态,具备更丰富的商业变现机会。
AI 时代的 Killer APP,或许就藏在这轮 AI 智能体浪潮中。
然而从开发门槛到生态打通再到商业模式,每一关都充满挑战。
但随着一众互联网大厂纷纷拥抱 MCP,AI 智能体这股趋势,正在愈加明了。
为啥这么说?来看蚂蚁的最新进展。
灵活调用支付宝、高德地图等
目前,蚂蚁 " 百宝箱 " 上线两种 MCP 服务模式。
一种是全周期托管服务,用户无需管理资源、开发部署、工程运维等工作,开箱即用。
也就是开头提到的 "3 分钟即可快速搭建一个连接 MCP 服务的智能体 "。
它的特点是零代码易开发,人人可上手体验。
比如想要构建一个对话类型的简单智能体,用户只需选择对应选项,即可开始搭建。

具体搭建页面大概如下,最左边是智能体的角色与指令设置,无需精通提示词,给出关键词 AI 可一键优化。

中间栏是可以给智能体增加的知识与技能。" 点击插件→选择 MCP 插件 ",即可给智能体接入相应的 MCP 服务。
通常平台会自动匹配合适模型,但也可手动选择。
蚂蚁 " 百宝箱 " 已支持 DeepSeek-V3-0324、通义千问 · Max 等先进大模型,并标注了不同模型的特长,方便选择。

最右边是效果预览,比如智能体已调用高德地图,查询了今日北京的天气情况,并给出了穿衣推荐。

第二种是提供快速部署能力。
它的特点是低成本和灵活性。
可以在已经上线的 AI 智能体中快速接入新的 MCP 服务(如高德地图 API、无影云桌面等)。这样的好处是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接入 MCP 服务,不必一开始就投入大量开发资源去集成可能用不到的功能,让开发者只为实际使用付费,更具性价比。
百宝箱提供内置监控系统实时追踪 API 调用、token 消耗等指标,开发者可以实时看到服务更新和异常。
与此同时,百宝箱 MCP 专区也将接入一套安全解决方案,保障各方数据、隐私安全。
据了解,该安全解决方案由国内首个智能体安全生态协作组织 — "IIFAA 智能体可信互连工作组 " 研发,可以在 MCP 协议基础之上,保障各智能体在权限、数据、隐私等多方面的安全,蚂蚁集团是发起单位之一。
综上几方面,蚂蚁智能体 " 百宝箱 " 完成全面拥抱 MCP。

实际上,最近国内外隐隐掀起一股 MCP 趋势,OpenAI、谷歌、阿里等科技大厂纷纷入局。
所以,Why?为什么大家都看好 MCP?
AI 智能体时代,亦是生态为王
首先来解释一下 MCP 协议。
一句话总结,它被视为 AI 时代的 "HTTP 协议 ",让 AI 模型能够更容易地访问和利用外部资源,提升了开发效率和系统的可扩展性。
MCP 本质上是一种通信协议,由打造了 Claude 的 Anthropic 提出,他们将 MCP 比喻成AI 应用的 Type-C 接口。
它核心解决了全球应用玩家们的一个痛点——数据隔离。就像 AI 系统与数据源之间的一座桥梁,允许开发者在数据源和 AI 工具之间建立双向连接。
其优势在于,以后不管是访问本地资源(数据库、文件、服务),还是访问远程资源(如 Slack、GitHub API),都能用同一个协议。
同时 MCP 服务器还内置了安全机制,允许服务器自己控制资源,不用把 API 密钥交给大模型。

目前拥抱 MCP 的玩家主要分为两类,大模型厂商和互联网大厂。
前者包括 Anthropic 和 OpenAI,都是目前 AI 领域最前沿的大模型公司。
他们对 MCP 协议的支持更偏向于专业开发者,为开发者提供了标准化接口,支持无缝将第三方工具接入到 AI 模型,激励开发者用自己的模型去做丰富应用开发。
后者为包括蚂蚁在内的互联网科技大厂,他们的优势在于,从互联网时代搭建起的繁荣生态,可一键向开发者们开放。
以蚂蚁为例,它拥有支付宝这一超级应用,辐射高德地图、饿了么、淘宝等多个日常高频应用场景。这种应用矩阵构成了用户数字生活的完整闭环,从衣食住行到金融服务,形成了无缝覆盖。
这一矩阵不仅拥有超 10 亿用户规模,更重要的是触达了用户日常生活的几乎每个环节,为 AI 落地提供了全域应用场景。
具体形式上,蚂蚁很早就看到了智能体的潜力。
去年 9 月,蚂蚁面向行业正式启动智能体生态计划,并推出智能体开发平台 " 百宝箱 "。
核心策略之一就是开放。
不仅仅是生态开放," 百宝箱 " 强调低门槛、零代码开发,目标群体不局限于专业开发者,底层模型上也更开放,同时支持 DeepSeek、通义千问、Kimi、智谱等多种大模型,这使得开发者能够根据具体场景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底层模型,形成更加活跃的开发者社区,为创新提供土壤。
这也是为何在智能体趋势爆发后,蚂蚁 " 百宝箱 " 能够快速跟进、拥抱 MCP。
而蚂蚁等公司的一系列布局和动作,似乎也逐步显现出一个行业信号:AI 智能体时代,依旧生态为王。
" 未来一定不只靠一个大模型 "
随着底层模型能力不断进阶、算力成本进一步优化,AI 行业已经到了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关键节点。
正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一样,只有在基础设施完备的情况下,才能迎来开放生态繁荣,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
iPhone 诞生于 2007 年,但人人都能感知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起始于 iPhone4 发布的 2010 年。
why?因为在早期,通信网络、硬件能力、应用生态发展都不够完善,优质应用难以诞生,killer APP 无法产生。
AI 时代亦是如此。一个活跃的开发生态,需要 AI 时代的 " 基建 " 完善。
对应来看,蚂蚁正在通过 " 百宝箱 " 这一平台为 AI 智能体生态完善各方面能力。
底层:提供基础大模型接入能力,提供智能资源;
工具层:50 余款插件与工具,降低开发难度;
中间层:MCP 服务,连接更多功能与能力,拓宽 AI 能力边界;
顶层生态:整合支付宝、高德地图等 30 多款服务能力,为开发者提供 " 商业配套 "。
由此,以生态为核心逻辑,蚂蚁不是为了制造一个单一的 AI 产品,而是建设一个完整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
让 AI 智能体开发者能够更快构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AI 智能体,也加速 AI 应用在各行业的落地与普及,由此构成正向循环。
在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曾清晰表达了这种思考:
未来智能化的用户体验,一定不是只靠一个大模型,而是需要全行业深度协作、需要很多的专业智能体共同参与、各司其职。
蚂蚁坚持走开放道路,和行业共建智能体生态。
由此,在 2025 年,AI 智能体爆发元年,行业认知也需要刷新了——
AI 新时代,胜出的不一定是拥有最强大模型的公司,而是构建最活跃、最高效、最开放生态的玩家。
移动互联网时代,iOS → AppStore → SuperAPP 的发展逻辑,依旧值得参考。
如果说,Manus 打开了 AI 智能体协作的想象,MCP 则将这种想象平等地带到每个开发者面前、更开放活跃的开发生态开始汇聚。
由此,距离 AI 智能体真正意义上的爆发,也更近一步了。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