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谷歌前CEO:中国在科技领域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文/观察者网 邵昀】

从大举削减联邦科研经费、以“打击校园反犹太主义”为由威胁冻结高校资金,到无故剥夺留学生签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三板斧”令科研界风声鹤唳。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8日报道,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称,如果特朗普继续这种做法,或导致美国输掉与中国的科技创新竞争。

报道称,施密特批评,特朗普政府正借削减科研资金一事“错误地攻击科学”。“如果政府是对个别科学家或科学研究有意见,那没问题;但现在看起来像是对整个美国科学的全面攻击。”

在施密特看来,这种“疯狂”终会结束,因为它实在“过于愚蠢”,但即便华盛顿修正路线,损害也已经造成。“我希望所有人明白,这些损害是真实存在的,”施密特称,“我们所面对的是正在为此投入万亿美元的中国,而我们却在胡搞,不给那些本该发明我们未来的人提供经费。”

当地时间4月10日,施密特(左)在SCSP主办的“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峰会”上发言SCSP视频

施密特是在美国国会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NSCEB)与美国无党派智库“特别竞争研究项目”(SCSP)日前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峰会”(AI+Biotechnology Summit)上,作出上述表态的。SCSP旨在就如何中美科技战中“竞赢”中国向美政府建言,施密特是其创始人。

施密特强调,美国在科学创新上的领先地位,是建立在政府、高校和资本之间长久以来的一种三方合作模式上的——政府出钱为科研提供基础支持,大学负责进行研究和产出成果,风险投资人负责将研究成果商业化,政府再提供市场支持。但如今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正打破这种“约定俗成”。

“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像是我在支持民主党,请允许我提醒你,在美国大获成功的水力压裂技术(fracking)——它让美国实现了石油和天然气独立,并成为最大的油气出口国——也遵循了相同的路径。”施密特说。

施密特表示,他认识一些原本在美国工作生活的科技人才,但因为特朗普上任后科研环境恶化,正打算搬回英国。他还说,许多美国大学也处于“冻结招聘”的状态,因为校方“非常害怕这届似乎在故意扣留其数以亿计美元经费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