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百余件文物再现江南金银器的造物美学

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潇 文/摄)千锤錾影藏山河,方寸金银蕴江南。4月10日,“云水华光——江南金银器的造物美学”在扬州博物馆开展。一百多件(套)金银器文物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金银制品巧夺天工的技艺传承,也呈现了江南文化的繁华多姿。

黄金自古就是财富的象征,具有货币、赋税、装饰等多种功能。江南地区能工巧匠聚集,制作的金银饰品类繁复、富丽华美。展览中大量束发冠、挑心、花头簪、金钏、带扣等精美饰品集中亮相。扬州博物馆副馆长宗苏琴告诉记者:“这件明代的嵌宝梵文金挑心采用了嵌宝的技术,它自上而下嵌了六颗宝石,包括绿松石、红宝和蓝宝,可以说是非常精致华美。”

金银具有特殊的延展性,经过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打造,可制作出薄如蝉翼、纤如毫发的作品。同时,金银器中的纹样、器型精美而多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明清时期金银饰品的纹样多为祥瑞图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代鲤鱼跃龙门纹银鎏金饰片就是典型代表。扬州博物馆副馆长宗苏琴介绍:“它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高高的龙门,下面波涛汹涌,有两条鲤鱼在里面不断奋发向上,积极拼搏,古人也是希望像鲤鱼一样,今朝多多苦读,将来能够一举高中,金榜题名。”

据了解,此次展览也是2024年度江苏省博物馆历史文物类重点展览(巡回展)项目,其中一、二、三级品共计25件(套),展览从功能、工艺、纹样等方面,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制作技艺。展览将一直持续到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