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去老万玉家》:写活少年气英雄气

施战军

《去老万玉家》:张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我看来,张炜的长篇小说《去老万玉家》,是他个人创作史上继《古船》《九月寓言》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体现了长篇小说对更深沉承载、更丰富呈现的追求。

作品的背景是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仁人志士遍寻民族出路。年轻的舒莞屏在岭南接受了现代文明洗礼,梦想推动着他怀持抱负辗转回到故乡山东半岛。在这里,他将迎来一场生命蜕变,于磨难中实现身心成长。

我在阅读笔记中最早写出的是4个字“少年中国”。主人公舒莞屏像一只健壮的小鹿、一匹健硕的小马,闯入了“老万玉家”。“老万玉”是当地极富传奇色彩的土匪,舒莞屏受恩师重托,怀着幻想一步步走近土匪营,又在识破其真相后,被南方来的革命者精神所感召,“走出老万玉家”。清末民初时局的动荡,思想的激荡,给舒莞屏们的成长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

小说以少年的感官审视一个人怎么成长,如何认识来路又如何开辟出路,人究竟应该怎样选取方向和价值……它是带有少年气、英雄气的作品,也是刻画人生磨砺的一部小说。生活中固然有很多美好在安慰着你、治愈着你,但想要处处时时避险并无可能,战胜诸多艰难需要的是对内心勇气与力量的唤醒。

最后一章开头,是这部作品的峰值书写,语调满是象征意味却平静包容。“水道初开,海湾里的冰坨还未化尽。最后一批搭乘冰坨的海豹即将离去。海牛从未知的深处传来哞哞声,震荡未能融尽的冰块和冻土,让其发出哗啦啦的碎裂声……”岭南也好,胶东也罢,到处充满了海陆交接的地貌。小说以此来象征历史的交汇点,象征朝向未来的深刻巨变。

成长小说不足以概括这部作品的内涵,它是一部把复杂的人文、豁朗的自然和强大的理智熔于一炉的生命小说。

(作者为《人民文学》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