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将迎倒计时200天!大学城体育场生态化改造启新章
南都讯 记者汪雅云 通讯员十五运会粤执委会 4月23日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倒计时200天的日子,记者在倒计时200天到来前走访了广州市内多个十五运会场馆,了解场馆维修改造的最新进展。
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整体效果。十五运会粤执委会供图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于2007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曾承办过2010年广州亚运会足球和橄榄球比赛、2014年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等。据悉,十五会期间,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将承办U16女子足球比赛,残特奥会期间将承办越野滑轮比赛。
为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整体维修改造,主要改造内容包括赛事功能用房、主场馆草坪和跑道、座席层观众通道、机电设备、赛事专项工程、室外及其他工程等。
南都记者了解到,引入先进科技、建设智慧型体育场馆是这次升级改造中的重要一环。据介绍,AR实景导航系统使观众能够“一部手机畅行场馆”;新增LED屏与专业声学系统,打造沉浸式媒体空间;标准时钟系统提供专业赛事基础设施,满足国际赛事标准。同时,升级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电力系统等,确保大型赛事期间的安全与高效运行。
体育场室内的岭南山水背景墙。十五运会粤执委会供图
此外,在建筑空间和室外园林设计中,融入岭南水墨文化元素,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低碳现代化体育场所。采用环抱式景观园林,建设多个小广场,园建采取飘带式造型设计,营造“步移景异”的视觉体验。室内空间以特大的岭南山水作背景墙,四周为木纹装饰板装饰,体现岭南特色与自然风格的融合。
体育场北广场。十五运会粤执委会供图
体育场内跑道和草坪。十五运会粤执委会供图
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此次改造还结合大学城中心湖公园和周边自然山体,整合自然山水资源,打造开放共享的生态体育公园。通过修整室外园林,增加馆内绿化面积,西侧增设休闲小广场,为市民提供森林绿化中的休闲运动空间,提升人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机会。
本次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的改造,通过“开放空间 智慧服务 无障碍设施 生态休闲”的多元设计,构建了覆盖全年龄段、全使用场景的便民体系,既满足大型赛事需求,又成为市民日常健身、休闲的“生态体育公园”,体现了“体育为民、共享惠民”的理念,让体育空间从赛事高地转化为普惠民生的幸福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