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袁军:奋力打造全球大马力发动机技术研发及智能制造新标杆

重庆经济年度人物,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军

在重庆工业版图中,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大马力发动机行业中始终保持着领导者的地位。

总经理袁军作为在发动机行业深耕多年的资深管理者,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带领企业在2024年创经营业绩历史新高,工业产值近50亿元,国内大马力发动机市场占比稳步提升,细分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稳固。

让我们走进重庆康明斯,探寻重庆康明斯在动力之路上取得辉煌业绩的“智造密码”。

追求卓越品质

在市场上赢得极高声誉

走进重庆康明斯的生产基地,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谨的生产流程让人印象深刻。这里拥有多条自动化生产线,从零部件的加工到发动机的总装再到产品的出厂检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使得重庆康明斯在市场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重庆康明斯自成立以来,始终站在动力科技的前沿,以领先的技术、卓越的品质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众多领域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袁军介绍,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系中美合资企业,今年刚好成立30周年,30年来,公司始终将产品品质置于优先位置,满足各领域终端用户的极致需求。

公司在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工艺、用户售前及售后技术支持等环节都高度重视过程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服务水平,并通过PDCA循环不断改进和提升,近几年,反映产品综合质量水平的PPM指标从前几年的10K级水平提升到去年的2K级水平,目前位于康明斯全球大马力发动机质量最高水平。今年公司又将WBQ(质量制胜)行动纳入公司目标树进行了优先管理,同时向PPM控制在三位数以内的目标发起了冲击。“满足用户质量需要只是基本目标,通过不断苛求性的自我加压,追求零缺陷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袁军谈到公司产品质量时表情严肃。

开放合作创新

在技术上保持持续领先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重庆康明斯始终将技术研发放在首位,不断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现有产品的升级改进。袁军介绍,公司每年均按不低于5%的主营业务收入用于研发,保证研发投入强度。同时,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其中不乏国内外发动机领域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他们紧跟国际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项目。

重庆康明斯建有大马力发动机研发中心,共5个大马力试验台架,全部配置了先进的电力测功机系统,功率最高达到3000kW,能够承担14L至72L排量发动机的性能测试、排放测试和可靠性测试任务,为公司新品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创新项目达25个,其中13个创新项目完成了孵化。此外,公司作为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组织重要成员,近3年主持和参与修订国标、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共16项。 纵观重庆康明斯发展壮大的历程,是技术、制度、研发等方面不断创新迭代的过程。

在排放技术方面,重庆康明斯提前布局研发符合中国非道路国五和美国Tier4F排放标准的发动机产品。通过采用先进的尾气后处理系统和燃烧优化技术,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同时保证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可靠性。这些技术先进的发动机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出口到海外市场。

为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重庆康明斯在零部件设计、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采用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优化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通过严格的试验验证和质量控制,确保每一台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除了自主研发,重庆康明斯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与康明斯全球研发中心保持紧密联系,共享技术资源和研发成果。同时,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在内部,公司还激励员工创新。以2024年为例,员工创新项目达36个,17个完成孵化。

通过这种开放合作的创新模式,重庆康明斯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截至目前,重庆康明斯获得了总计210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12项,实用新型97项;获评重庆市市级技术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重庆市优秀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号;5项新产品被认定为2023年度重庆市技术创新指导性项目推荐目录;2023年度内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管理精益求精

在绿色化数字化上持续用力

凭借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重庆康明斯赢得了众多荣誉。公司多次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产品也多次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和优质产品奖。重庆康明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不忘践行绿色发展和数字重庆建设的相关要求。

在绿色发展方面,重庆康明斯除了研发和生产低排放、高效节能的发动机产品外,还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并制定2050年“碳中和及近零排放”目标。在产品方面,开发创新低碳内燃机技术,设立低碳燃料发动机产品战略目标,开发了大马力燃气发动机、大马力甲醇发动机,为内燃机行业带来更高效、更清洁的动力解决方案;开展“电力回收”项目,通过电力测功机回收发动机测试产生的能量。实施“工厂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系统”项目,发电瞬时功率最高可达3500kW,接近厂区用电总负荷的一半,年发电量达322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量1900吨。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公司更是不遗余力。公司成立了总经理牵头的数字化委员会,覆盖产品、生产、工业4.0、IT、制造工程等跨职能团队,为公司数字化建设提供组织、人才和资金保障。袁军介绍,围绕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端到端数字化、质量大数据管理、设备设施智能运维、生产过程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等多个应用场景,包含40余个场景优化模型的未来工厂项目正在大力推进建设,总投资超过6000万元。近年来,公司荣获两化融合公司AAA级、国家级绿色工厂、重庆市数字化车间及重庆市智能工厂等殊荣。

践行社会责任

在公益事业上展现担当作为

重庆康明斯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教育、扶贫、赈灾等领域。通过捐赠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回馈社会各界对公司的支持和厚爱。

重庆康明斯每年提供给全体员工4小时带薪时间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参与总小时数超过4400小时,员工参与率95%,高层领导参与率达到100%;投入50万以上公益基金。公司投入参与的公益项目主要有: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社区职业教育项目;巴南天星寺镇生态社区共建助力乡村留守儿童获得快乐成长支持;璧山区福禄小学山区儿童关爱行动;两江新区九曲河环保公益活动等。

同时,重庆康明斯还长期与重庆市渝中区慧灵职业康复训练中心合作,支持自闭症人群融合行动;听障手环项目为全市听障人士实现了人际联络的可行性和便利性,累计配送3000多套智能手环到重庆市21个区县,惠及群众超过3000人,该项目获得了重庆市残联、市聋人协会和听障人士的高度评价,并荣获重庆市社会责任典型项目荣誉;持续支持残障学生实习及就业等,截至目前,重庆康明斯雇佣的残障员工达到13人。

积极融入重庆发展蓝图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袁军表示,重庆康明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将更加积极主动融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公司与重庆本地的众多企业开展合作,带动了30多家直接供应商和70多家间接采购供应商协同发展,年采购额分别超过7亿元和5000万元。通过技术输出、产业合作等方式,帮助本地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同时,重庆康明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公司作为重庆制造业的代表,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工业展会和技术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重庆制造业的实力与风采。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为重庆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袁军透露,重庆康明斯正致力于打造全球大马力发动机技术研发及智能制造新标杆,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引进和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拓展海内外新市场,为重庆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游新闻 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