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传美团闪购日均超1300万单,京东外卖大战推高了美团闪购单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张聊零售,作者:同行者老张,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有行业人士透露消息,美团闪购达到日均订单量 1300 万 ~1400 万单,单日峰值 1800 万单。

小象超市 200 万日均订单中,尚有部分订单游离在统计之外。若将这些 " 隐形骑士 " 计入战果,美团系即时零售或许已接近 1500 万单。

这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万个订单穿梭在城市网格中。更惊人的是,自 2024 年 Q3 突破千万大关后,短短半年间单量暴涨 30%+,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难道是京东外卖的挑战推高了美团闪购的单量?

美团闪购为什么进步如此之快,答案藏在 " 门店 - 店仓 - 前置仓 " 的进化路径中。订单增长驱动业态升级,业态升级又反哺订单增长,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张的 " 增长飞轮 "。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

想知道如何抓住即时零售的下一波红利?如何在这片蓝海市场中锚定航向?读完这篇文章,你将解锁规划落地即时零售项目的 " 黄金密钥 "。

一、实体店到前置仓

美团闪购初出茅庐时,如同一位执着的拓荒者,怀揣着让实体店 " 触电上网 " 的梦想,敲响了无数线下门店的大门。彼时,罗森、全家、711 等便利店就像传统的 " 陆地商人 ",守着线下的一亩三分地,将线上业务视作 " 副业 "。

美团为了吸引这些 " 陆地商人 " 上船,祭出了满 40 减 25 的满减券,而这背后的补贴成本,由美团承担,只为将线下的客流引向线上的 " 数字大陆 "。

时至今日,许多实体店依然驻守在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每月零星的几单到几十单,虽为实体店带来些许增量,却始终还是 " 副业 "。

究其原因,是因为实体店将线下那套商品结构、定价、营销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线上战场,殊不知,线上线下是截然不同的天地。

闪电仓的出现是重要转机,闪电仓的商品结构、定价、营销、运营、选址都围绕线上订单重构。并且总结出了 7 天起店法,权重运营法,类目精细化运营法等方法论,实现了经营突破。

据媒体报道,到 2025 年 3 月,美团闪电仓日均单量 500 万单以上,占美团闪购 40% 以上。

入驻美团闪购的商户超过百万,入驻美团的闪电仓只有 3 万多家,前置仓以 3% 的店铺数量,实现了超过 40% 的销售占比,可见前置仓的竞争力。

那么是不是前置仓业态一定优于实体店了?是否零售企业都应该做前置仓了?也未必如下,下一段分析此内容。

二、即时零售的三大业态

目前做即时零售有 3 种模式,分别是实体店,店仓一体化,前置仓。

1. 实体店

前文说过,美团闪购入驻的实体店商家过百万,但单店每月只有零星的几到几十单,单店产出远不如闪电仓,那么是不是实体店做即时零售就完全没有前途了,有没有即时零售做得好的实体店?

当然有,比如奥乐齐,观察分析奥乐齐做好即时零售的原因,分解相关要素,能指导更多实体店做好即时零售。

奥乐齐没有因为做即时零售改造门店硬件,但其即时零售销售额超过 30%。

奥乐齐门店租金高、面积小,通常仅 500~1000 平米,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既要承载线下顾客的熙熙攘攘,又要兼顾线上订单的纷至沓来。如此一来,线上线下共享库存便成了它最为明智的选择,毕竟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实在难以划出一片专门的店中仓库来应对线上履约的需求。

奥乐齐能做好即时零售,说明它成功解决了实体店库存不准确这一 " 致命难题 "。顾客下单时,不会再出现 " 下单成功,实际无货 " 的尴尬场景。奥乐齐的成功案例,证明了只要方法得当,实体门店也能精准地掌控库存。

老张畅想,奥乐齐其实可以尝试 " 店 + 仓 " 这一模型。在一些线上需求量旺盛的区域,建立专门的前置仓,让前置仓成为线上订单履约的 " 基地 "。如此一来,或许会比现有的实体店模式,在履约效果上更上一层楼,在成本把控上更加游刃有余。

总结奥乐齐的成功经验,老张认为,实体店做好即时零售,需牢记以下几点 " 武林秘籍 ":

(1)商品结构

普通连锁超市的商品结构和定价,无法承担线上订单经营成本。实体店若想在线上业务中崭露头角,就必须像奥乐齐一样,要么拥有更多高毛利率的差异化自有商品;要么提高百货日杂等高毛利商品的占比,为自己的利润空间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

商品结构的丰富度也至关重要,消费者通过 " 搜索 " 来寻找自己心仪的商品。每一个商品,都是一个通往宝藏的入口,商品少就意味着入口少,流量自然也少。在美团的流量分配权重中,商品丰富度可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2)定价和营销

消费者在线下购物和线上购物的路径,就像两条截然不同的江湖小道,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景和规则。

实体店做即时零售要学习前置仓的经验,比如还要时刻关注商圈竞争对手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经常调整引流品和引流价,优化商品结构和卖点。

(3)组织管理

大部分实体店实际库存和系统库存总是对不上号。要想做好即时零售,就必须解决库存管理这一难题,让库存管理成为实体店线上业务的坚固后盾。

不仅如此,顾客体验至关重要,消费者动动手指就能切换 APP,只有以顾客体验为中心重构组织和考核机制,才能降低消费者流失率,提高流量转化率。

2. 店仓一体化

实体店把线上看成 " 副业 ",前置仓只经营线上的业态,店仓一体化是介于两者之间,既重视线下,也重视线上。

盒马鲜生就是典型的店仓一体化,盒马鲜生线上销售占比 63%,据传盒马的系统是阿里投入千人产品研发团队,巨额投入才开发出来。

虽然盒马系统投入巨大,但是店仓一体化的弊端,某些方面落后于前置仓:

(1)履单成本劣势,盒马鲜生门店面积太大,只能分区域拣货再合单,而朴朴超市是一体化拣货打包,盒马履单成本更高。还有盒马是拣货打包前集单,朴朴超市是拣货打包后集单,前置仓集单灵活性更高,集单效率更高。而且盒马的配送员要自己分单,朴朴超市的配送员不用分单,这些都造成了履单成本的差异;

(2)损耗营销管理,盒马鲜生无法精准控制批次出货,因为消费者拿取商品时不会管批次,而前置仓的拣货人员是可以精准控制批次的,前置仓的损耗率能控制到 0.5% 以下,就是批次精准控制和 APP 自动促销功能结合的战果;

(3)拓展和服务,盒马鲜生门店选址要求高,投入大,扩张比前置仓难,盒马鲜生前场拣货人员眼中只有拣货,服务顾客方面有些怠慢,这些都影响了盒马的发展。

有传言盒马会转型成 "1 店 +N 仓 " 形式,正在逐步告别店仓一体化。

其实永辉早在盒马之前已经转型了,虽然物理上仓和店还在同一个物业,但在永辉内部,仓和店已经是不同的事业部了,商品、运营、组织等都属于不同的组织。

物美前置仓履约负责人张琛说,物美之前是采用的店仓一体化模式,花了 3~4 年试水磨合,但是最终通过独立公司运作才突破内部阻力。

店仓一体化不仅是物理问题,还面临组织问题,线上和线下对商品结构,定价,营销等需求不同,强制把两者融合在一起,会左右为难,多出不少内部阻力。

物美之前采用 " 前店后仓 " 模式,但面临新品上线周期长(2~3 个月),供应链流程太复杂,线上线下库存难管理等问题,比如引入一个新品,决策链条太长,需要 10 个部门审批,而把前置仓独立后,只需要 3 个部门审批,新品上线周期大大缩短。

现在物美已经整合物美和麦德龙线上业务(占比 30%)成立独立子公司,把门店和仓库分离,用专业化的团队,专业经营前置仓。

总结以上,盒马、永辉、物美等都在从店仓一体化转型前置仓,前置仓展现成更强的竞争力。

那么是不是店仓一体化一定是绝路了,也未必,优购哆联合创始人余敏认为,在下沉市场沿街房租与非沿街房租相差不大,人力成本也低,订单密度需求量较少,用前店后仓方式做更有竞争力,因为线上线下 2 个渠道收入增加,两个渠道共享房租和人力,会有 "1+1>2" 的效果。

3. 前置仓

前置仓是专业做线上的业态模型,没有线下业务,完全以线上业务为中心,重构了选址、商品、定价、营销、运营等要素。

目前山姆、小象、朴朴、叮咚、永辉、盒马、物美等企业都在做独立前置仓,前置仓已经成为更主流的业态,有更好的前景。

三、零售企业如何转型即时零售

总结前文内容,得出下面几个关键结论,这几个关键结论就是指导零售企业转型即时零售的答案:

1. 订单密度越高,越适合前置仓模式

闪购业务刚推出时,以实体店模式为主,实体店做即时零售是增量,固定投入更少,即使订单密度低也没有问题。

店仓一体化模式是零售企业第一次升级的选择,永辉、物美、大润发、盒马都是如此,基于门店改造后做线上,能兼顾线上和线下。

订单密度增高到一定程度,前置仓模式展现出更强大的竞争力,永辉、物美、盒马都在从店仓一体变成前置仓。

老张认为,即时零售订单密度还在继续增加,即时零售业态模式也会跟随进化,未来也许会出现超级前置仓。

传统零售企业做即时零售,应该以订单密度倒推采用对应的业态模式,这是客观规律。

2. 实体店和店仓一体化

在订单密度低的下沉市场,零售企业还是可以用实体店和店仓一体化做即时零售,因为订单密度低,所以收入少,比较难支持专业前置仓的经营成本。

实体店做即时零售,不要直接把线下的商品结构、定价、营销和运营照搬线上,而要根据线上特点重构这些要素,这能大大提升线上经营效果。

3. 前置仓是未来

未来即时零售订单密度会越来越高,更专业的前置仓有更强的竞争力。

老张认为,零售企业应该去做前置仓,而且应该成立独立组织做前置仓,不是在原有部门基础上做。

四、总结

本文讨论即时零售的三个业态,实体店,店仓一体化,前置仓,总结三种业态的表现,得出零售企业做即时零售的模式选择和注意事项。

零售业态进化方向是更快、更省、更多,目前即时零售已经有 " 快 " 的优势,未来,无人配送和无人仓能让即时零售同时具备快、多、省的优势,即时零售会成为终极零售业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张聊零售,作者:同行者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