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2025材料科学发展大会在苏州召开

近日,2025材料科学发展大会在苏州召开。大会聚焦纳米新材料、先进碳材料等主题展开深度研讨,旨在为解决材料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会上,“新材料集群制造业人才发展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江苏省材料学会与苏州大学共同主办,以“探索前沿科学,引领产业浪潮”为主题,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650多名专家学者和近200家企业代表参加大会相关专题活动。

江苏省材料学会胡征理事长主持大会开幕式时表示,大会汇聚材料科学智慧,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推动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新材料领域贡献江苏力量。

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材料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围绕“纳米新材料”“先进碳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等6大专题展开深度研讨。

省工信厅厅长朱爱勋表示,希望企业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省工信厅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奋力打造国际先进的新材料集群。

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在致辞中表示,在苏州举办“2025材料科学发展大会”,为地方、专家、企业搭建了一个专业性、权威性、前瞻性的交流平台。希望本次大会能促进企业与行业专家深入交流,为解决材料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希望省材料学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设立“青年科学家奖”为青年人才搭建舞台

会上,“新材料集群制造业人才发展联盟”正式揭牌成立,将整合“筑峰强链”重点企业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制造强省·材料先行”系列对接活动正式启动,将通过精准化对接助力“1650”产业体系建设。江苏省材料学会与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签署共建“苏州学术交流中心”协议,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与苏州科技大学签署“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合作协议。

同时,“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新材料赛道正式发布,开启新材料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的全球竞赛。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施剑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赵强分别聚焦生命健康、光电转换和环境保护三大前沿领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成果。

大会特别设立了“青年科学家奖”“企业优秀成果创新奖”,既为青年学者搭建展示舞台,也为科研成果转化架设桥梁。

省材料学会秘书长强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材料科学发展大会在苏州召开,体现了以苏州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院所,在材料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同时,苏州新材料产业发达,新技术需求旺盛,作为长三角科创枢纽的区位优势明显。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是钟寅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