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泽国镇综治中心:构建“一站式”劳资纠纷治理新模式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林羽媚

4月25日,“和合善治、平安台州”宣传报道采风团来到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泽国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在这里,秉持着“无差别受理”的理念,敞开大门对人民群众诉求实行全量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尤其是在劳资纠纷治理领域,泽国以创新为基石,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没想到不用反复跑部门,在这里一次就把赔偿问题解决了!”日前,泽国镇综治中心调解室内,李某向工作人员连连致谢。这起历时数月的工伤赔偿纠纷,在综治中心“一站式”机制下画上了句号。

当事一方的李某在温岭某器材厂工作时受伤,被鉴定为九级工伤。但企业以“已参保工伤保险”为由,拒绝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坚称“社保基金支付后企业无需额外补偿”。多次协商无果后,李某来到了泽国镇综治中心。

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引导其完成登记,温岭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协助泽国镇劳动仲裁(巡回法庭)仲裁员阮仙明迅速介入。考虑到企业对工伤赔偿法律条款存在认知偏差,仲裁团队决定“先释法、再调解、后裁决”:庭前多次组织双方梳理争议焦点,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企业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然而,企业始终对赔偿项目和金额存疑,案件最终进入仲裁程序。

仲裁过程中,仲裁团队结合李某的工伤认定结论、工资流水等证据,逐项厘清企业应承担的法定责任,并援引浙江省工伤保险相关实施细则,明确九级伤残的具体赔偿标准。经过严谨的举证、质证和法律释明,仲裁庭最终裁定企业需向李某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等费用。裁决生效后,企业主动履行了赔付义务。

此次纠纷的妥善化解,正是泽国综治中心打破传统、积极创新的有力见证。“过去,群众遇到劳动纠纷,常常要在仲裁、司法等多个部门间来回奔波。”阮仙明介绍,“如今,我们在综治中心设立基层仲裁庭和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仲裁员常驻办公,实现纠纷‘受理—调解—仲裁—裁决’全流程闭环处理,群众只需‘进一扇门、交一次材料’。”

据悉,泽国镇综治中心以“大整合”思维破除壁垒,构建以综合信息指挥室为中枢牵引,信访、公安、法庭、司法等多部门深度融合的治理体系。通过常驻、轮驻和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线下联动村社网格力量,形成“全量受理、分级处置、多元化解”的工作机制。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劳资纠纷体量大、法律认知差异等特点,该镇依托新温岭人服务中心、“安薪码”数字平台等载体,打造“预防—调解—仲裁—执法”全链条治理模式,对重大案件实行公安、法院、人社等部门联合执法,从源头减少矛盾激化。

2024年,泽国镇共调解劳动人事争议2566件,通过就地调解为713家企业2128名员工追发争议工资1853万元,劳动仲裁(巡回法庭)共庭前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37起,获评“全国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突出单位”称号。

在“一站式”治理模式下,越来越多像李某这样的劳动者在“家门口”获得了公平公正的纠纷解决渠道,泽国镇基层劳资关系正迈向更和谐稳定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