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外媒记者现场见证神舟二十号发射:“中国以梦想的形式向未来投射软实力”

参考消息网4月29日报道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4月27日刊发记者吉列尔莫·阿夫里尔发自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报道。这名记者见证了神舟二十号发射过程,报道编译如下:

发射前2小时51分,三名中国航天员在数百人面前列队。他们身着航天服,行了一个军礼。人们挥舞着五星红旗,和着管弦乐团的伴奏唱起了著名的爱国歌曲:“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三个白色身影登上转运车,最后一次向人群致意,出发。在中国西部戈壁滩上历史悠久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火箭正在发射台上等待他们,这枚火箭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

今天是4月24日,中国即将执行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三名航天员将起飞前往中国空间站。这个空间站是中国太空计划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在这场令美国警惕的太空竞赛中突飞猛进的最佳例证之一。

在神舟二十号发射当天,入口处开始聚集起人群,他们前来尽可能近距离地观看发射,这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如出一辙。

华盛顿关切地注视着中国取得里程碑式成就的速度。在特朗普发动关税攻击而北京作出回应之后,两个超级大国近来在一场巨大的贸易战中展开较量。而太空已成为中美竞争的另一个战场。这场竞争关键在于创新能力以及尖端技术的运用能力。将火箭送入太空展示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同时也是以梦想的形式向子孙后代投射软实力的一种方式。

未来五年将是决定性的五年。中国设定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并于未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基地,该计划正在与俄罗斯合作筹备。

中国已经成功将一个探测器送到月球背面并携带样本返回,还向火星发送了一个探测器。尽管距离地球更远,但火星也在载人任务的视野之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23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林西强表示,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

几十年后的今天,月球已成为一个要重返的地方。1972年美国的最后一次阿波罗任务之后,人类再也没有踏足过月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认为,这与一种新做法有关:在此之前,月球探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月球。他对媒体表示,这种“更倾向科研”的做法已经让位于“月球利用”阶段。而新阶段需要“探索和挖掘”的能力。

当被问及是否认为中国将赢得重返月球的竞赛时,他回答说,中国将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来,“我们不会与任何人比较”。

蓝色发射塔架已然打开,露出白色垂直矗立的长征火箭。万事俱备,只待发射。当地时间17时17分,在1.5公里外的观礼台上,几十个人喊着倒计时。“五、四、三、二、一,点火!”火箭吐出浓烟,一阵震撼的轰鸣声传来。橘黄色的火光随即变成白色,推动箭体直向苍穹,几秒钟后不见了踪影。发射台上唯余烟云,旁边是巨幅标语:“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编译/苏佳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