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个奶茶IPO!沪上阿姨获3300倍认购
时隔近 2 个月,港股又将迎来一家连锁奶茶品牌。
沪上阿姨近期发布公告,拟发售 241.134 万股 H 股,发售价将为每股 95.57 港元 ~113.12 港元。由此预估,沪上阿姨港股上市将筹集资金 2.3 亿 ~2.73 亿港元,发行后总市值约为 100-118 亿港元(不包括超额配售)。
在一众港股奶茶上市公司中,沪上阿姨定价仅次于蜜雪冰城,远高于其他品牌。对比而言,古茗发行价为 9.94 港元 / 股,茶百道发行价则为 17.5 港元 / 股。高发行价的背后是,本次沪上阿姨预计融资规模仅为蜜雪冰城的 7% 左右、古茗的 15% 左右。
由蜜雪冰城带起来的港股打新热,让本次沪上阿姨也吸引了不少资金参与。据港股孖展超购结果显示,沪上阿姨超购倍率达 3339.5 倍,申购额超 911 亿元,认购热情远高于古茗,带动近期港股茶饮板块齐涨。但由于募资规模较小、定价偏高,即便认购倍率较高,也极难再现此前各路投资者扎堆抢筹 IPO 的盛况。
目前,已确认参与基石投资的机构为盈峰控股、华宝股份。其中,盈峰控股为财务投资人,华宝为公司奶茶原料爆爆珠供应商。
据悉,2023 年、2024 年沪上阿姨曾分别完成股息分红 0.6 亿元和 1.59 亿元。据股权结构,股息分红的 80.63%(约合 1.77 亿元)进入了公司创始人单卫钧、周蓉蓉夫妻手中。而该部分分红资金已较为接近公司此次上市融资金额。
沪上阿姨已确定于 5 月 7 日公布打新结果,并于 5 月 8 日正式开启港股交易。从高定价、低募资规模来看,上市融资似乎并不是沪上阿姨的主要目标,借上市机会提升品牌名气、强化行业影响力的意味更强。
茶饮行业承压,沪上阿姨压力似乎更大
与蜜雪冰城类似,沪上阿姨也瞄准了下沉市场的奶茶消费市场,但策略有所不同。
截至 2024 年末,沪上阿姨旗下 50.4% 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同年新增门店中也有 50.7% 开设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在县城、小镇开店策略的主导下,截至 2023 年末,沪上阿姨成为国内中端价位奶茶品牌中覆盖城市最多的品牌,并在北方地区门店数量排名行业第一。
" 农村包围城市 " 和 " 北上 " 的策略让沪上阿姨很快尝到快速增长的甜头。
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沪上阿姨全国门店分别为 5307 家、7789 家和 9176 家。品牌分别实现年总销售额(GMV)60.68 亿元、97.32 亿元和 107.36 亿元。不论是开店还是销售额的年均增速都达到了 20% 左右,与同期国内现制茶饮行业增速相近。
同一时期,公司营收分别为 21.99 亿元、33.48 亿元和 32.84 亿元,年均增速为 14.3%;期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 1.54 亿元、4.16 亿元、4.18 亿元,年均增速达 39.49%。
在沪上阿姨经营数据中不难发现,2024 年公司新增门店数量为 1387 家,净增门店规模仍排名行业前列,但较 2023 年的新增 2482 家接近腰斩。此外,2024 年加盟闭店率也从 2023 年的 4.77% 激增至 2024 年的 10.78%。同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增长也几乎陷入停滞。
为了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分散等变动,沪上阿姨提出了拆分品牌、布局新品牌的策略。其中,沪上阿姨品牌新增 " 轻享版 "、" 茶瀑布 " 两大特殊品牌形态,产品定价及门店形态更符合三线以下城市需求;新增店中店品牌 " 沪咖 ",销售中高价位的 " 茶 + 咖啡 " 产品,覆盖早间咖啡消费市场。
截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沪上阿姨的门店网络进一步增至 9367 家门店。其中,沪咖 1690 家、茶瀑布 395 家、沪上阿姨 · 轻享版 489 家。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4 年沪上阿姨旗下所有品牌都存在单店日成交额下滑的情况。定位中高端的沪咖最为严重,不仅店中店开设数量减少 350 家,还出现了店均成交额历史新低。
尽管当前国内现制茶饮竞争局势不容乐观,但沪上阿姨仍然坚信中国三线以一下城市拥有广阔的增长前景和细分需求。更为关键的是,截至 2023 年末,中国约有 19.8 万家中价现制茶饮店,其中仅有 5.6 万家位于中国北方,占比不足 1/3。
沪上阿姨在未来发展规划中透露,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合计共拥有近 9 亿人口。截至 2023 年末,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密度为 273 间 / 百万人口,远低于一线城市的 474 间 / 百万人口。随着下沉市场消费能力不断增长,以 GMV 计算,我国下沉市场 2023 年至 2028 年期间现制茶饮市场年均增速将达 22.8%。
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内,下沉市场也将成为各方茶饮品牌角逐的主要 " 战场 "。2023 年起,北方地区蜜雪冰城、甜啦啦等低价位茶饮品牌快速崛起,门店选址、同位竞争越发激烈。
沪上阿姨当前经营压力不小,但在早期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中,沪上阿姨已在北方建立起密集的门店网络。相较于其他中端价位、扎堆南方一线城市的品牌,其仍有望在其北方市场主要市场稳住基本盘、抗住短期竞争冲击。
走向 " 万店品牌 ",沪上阿姨还要补哪些课?
沪上阿姨作为当前国内门店总规模排名第四的茶饮品牌,距离 " 万店品牌 " 仅有一步之遥。为了持续聚焦下沉市场、不断扩大门店网络布局,当前沪上阿姨采取了更多让利加盟商、减少自有供应链投入的 " 精简 " 打法。
尤其在供应链建设上,沪上阿姨并未 " 大包大揽 "。截至 2024 年末,沪上阿姨拥有 12 个大仓储物流基地、四个设备仓库、八个新鲜农产品仓库以及 15 个前置冷链仓库。然而在看似完整严密的供应链体系中,公司的三个大仓储物流基地及所有前置冷链仓库,均为委托独立第三方营运。
目前,沪上阿姨在浙江拥有 4 条生产线,厂房面积达 1 万平方米。品牌自主生产的产品为现制饮品所使用的若干食材,例如珍珠、芋圆、芋泥及茶。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饮品原材料均为采购供应商相关产品。
受外采产品、服务较多影响,在沪上阿姨毛利构成中,2022 年至 2024 年销售货物贡献比例为 48.5%、55.29%、56.46%,同期加盟服务费贡献比例则为 47.6%、40.89%、39.67%。相较于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 80%~95% 的自营货物销售贡献率,沪上阿姨是所有头部现制茶饮品牌中,对于加盟费用依赖度最大的品牌。
作为有着类似外采供应链模式的茶百道,2024 年受公司门店扩张速度急剧下滑、闭店率上升、单店 GMV 减少影响,公司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加盟补贴、营销成本。受此影响,原本尚可承受的第三方采购、物流供应链压力,成为了品牌短时间内较难改善的净利润下滑因素之一。
近些年来,沪上阿姨通过不断提升议价能力、改造供应链、扩建自有产线等方式,提升了货品销售比例,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从 26.7% 增加至 31.3%。然而沪上阿姨已出现了营收、净利润下滑的趋势,当前供应链体系能否应对未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尚未可知。
未来五年内,沪上阿姨计划扩唯一一家工厂产能,开发半成品茶饮生产线,并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及标准化能力。同时扩大物流仓储面积、提高物流自动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但沪上阿姨食材采购仍然较大程度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支持,公司计划将进一步优化供应商名单,扩大替代供应商库,致力于提升自身议价能力。
除了供应链之外,沪上阿姨的门店人员管理能力、食品安全巡查能力建设漏洞也频频将品牌推上舆论的 " 风口浪尖 "。
今年 315 前后,有媒体曝光显示,沪上阿姨武汉某门店存在修改食品标签、使用过期原材料等食品安全操作问题。2024 年北京等地市场监管局已披露的公告曾显示,沪上阿姨部分门店存在卫生环境差等问题。
在招股书中,沪上阿姨也承认,近三年内公司的 185 家加盟门店曾遭遇 185 起食品安全相关事件,多为监管机构检查、消费者投诉的食品过期、不卫生、食材存储不当等问题。其中,有 13 起被行政警告或罚款数千元。
随着加盟规模的扩大,门店管理难度成倍上升,且上述食品卫生问题并未沪上阿姨独有。但借助港股上市提升知名度后,来自消费者、投资者的关注与审视必将更为严格,真正想要提升品牌美誉度往往需要更大的付出与努力。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沪上阿姨能否充分利用港股上市的机遇抗下市场压力、保持稳定增长,还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