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原创 菲律宾选举倒计时,小马科斯连出奇招险棋,竟是对华使毒计?

菲律宾的政治舞台正在上演一场极具戏剧性的对决,现任总统马科斯与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家族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距离5月12日的中期选举仅剩几天,马科斯的支持率已从年初的42%骤降至25%,而杜特尔特之女莎拉的支持率则高达59%。这样的悬殊差距让马科斯的“绝地反击”势在必行,但似乎越是拼命,越把自己推向深渊。

马科斯深知,若在这次选举中败给杜特尔特家族,自己的权力将受到空前的压制。这不单是政权的更替,更关乎他未来的政治生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如果杜特尔特派系控制国会,马科斯不仅面临失去推行亲美政策的可能,还将遭遇无与伦比的政治困境——比如扩建美军基地、部署中程导弹、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强硬等议程都将被搁置。他不得不心急如焚,试图通过最后的手段扭转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马科斯决定祭出“炒作中国干涉选举”的大招。他声称找到了所谓的“中国领馆支票”,指责中方企图干预菲律宾的选举。然而,这一手法并不高明,甚至显得有些拙劣。而马科斯背后还有美国的推波助澜,显然这是一个精心编排的剧本。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早已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声称发现“中国通过网络水军影响菲舆论”,这无疑为马科斯提供了“理论支持”。

但老百姓未必会买账。杜特尔特时期,中菲贸易关系蓬勃发展,而马科斯如今的亲美政策导致菲律宾通货膨胀率飙升至6.1%,民众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面对这样困境,普通民众自然会将目光投向切实可见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非遥不可及的地缘政治纠葛。

与马科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特尔特家族的逆势而上。虽然父亲因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身陷囹圄,但莎拉却在此时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她最近在达沃市推出平价菜市场,吸引了大量民众排队购买,彰显出其在民生问题上的务实政策。实际上,民众更看重的往往是生活质量的改善,而非台面上的政治斗争。

莎拉面临的检察官传票、可能的弹劾案都未能阻止她的支持率持续攀升。菲律宾的选民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带来实际利益的候选人,历史早已证明,承诺建设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的政纲往往能赢得更多的选票。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特尔特家族的翻身之战其实也是菲律宾社会对务实路线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