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董小姐生来尊贵,没有生死挣扎过

董小姐生来尊贵,没有生死挣扎过

想懂很多的阿峣

这两天又在知乎看言情小说,中后段男主为皇帝挡箭而死,从小爱慕男主,横刀夺爱的公主对男主心上人说,“你到底喜不喜欢他?” 女主回答,“我喜欢” ,“那你为什么不为他殉情?我要不是有母后牵挂,肯定要陪他去”,公主言辞凿凿。

女主失笑地望着她,公主生来尊贵,没有生死挣扎过。而自己的命是一点点拾回来的,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董小姐如今的学历、身份、资源、人脉、医学经验积累,也没有一个是靠自己一点点拾起来的。

没有期末咖啡馆刷夜,没有比人高的医学书高强度输入,没有与同龄人有关生命的哲学探讨,没有十一年读书一朝实践的使命感,也没有夜半惊醒无措崩溃的大哭。

从医,从事当代医学研究实践大概是当代最反人类最像AI训练的学科之一,也许没有之一,无数训练数据集被反复输入一个个潜在医生的大脑中,训练十一年,又期盼有朝一日能在合适时机输出。

医学生没有画重点,病人不会按照考题生病,化学物理在别人那里是艺术,放在医学生这里是掌管生死课题的基础,体力脑力智力耐力共情力心理素质过硬,有了这些干什么会不成功?但对于一个普通的住院医师,这只是他能熬夜看床的基础。

对于董小姐而言,这些志向,或者说包袱,痛苦的甜蜜的回忆都并不存在。

所以她没有理由珍惜,放弃也格外轻易。

她只知道按照家族的规划,进入一个海外名牌大学,通过特殊项目跨专业学医,就能直接跳过国内最激烈的选拔考试,跳过打基础的五年,再通过上下打点完成规培,就不难接棒家族在科教文卫领域打下的“江山”,钉死家族权力网。

而在这一过程中,甚至是整个家族,更需要董小姐。

被安排久了的人,心气儿总是漂浮的,因为没有全力以赴想要拥有什么,也从未担忧紧张害怕到失去,被承诺的太多而主观能动性太少,自我感缺失,有时甚至渴望失败与搞砸一切。

在医疗纪录片《人间世2》里有一集,讲的是医学生钱逸维博士毕业后,终于离开学校,开始进行为期两年的规培。

学术上的成功者,到了医院一切从零开始,主任医师不分时间地点的专业知识提问使她如履薄冰,而已经练习了3年,经过千百次对着假人训练的腰椎穿刺术,在第一次真正面对病床上佝偻着的病人时,却失败了。

你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一条几乎无法回头的路,在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时,能顺利吗?这条道能走通吗?这是医生的取经路,每个医生自己的心魔。

神经科医学博士,在第一次做腰穿时的恐惧、懊恼,这些董小姐都没有。

2021年,董小姐经济学本科毕业,回国就读协和医学院4 4的第二年,也就是她刚刚开始学医的第二年,便已经以实习生身份上了手术台。

“大二”医学生怎么成为医院实习生不得而知,手术真正由谁而做不得而知,主流媒体为何特意报道一个无关痛痒的助手不得而知,有没有从医资格证不得而知,当时的胸外科和现在董某莹任职的泌尿外科更不是一个科室。

他们太急了,能看出来。

而同样是规培期间,董小姐和中日友好医院目前已被双开的已婚大夫肖飞有了男女关系,一个介入了他人的婚姻,另一个在医院是出了名的出轨成性,曾致使多人怀孕。

二人滥用特权,草菅人命的事迹也早已声名远扬,

根据中日手术麻醉科医护群二百多人的聊天记录——

某次手术中,病人已经麻醉实施完毕,各项器材准备妥当,病人体位摆正,主刀肖飞却因不满护士对董小姐的态度,二人脱掉无菌服扬长而去,直接导致手术时间段手术室直接没有医生,不得不群内紧急联系其他医生。

▲在场护士的朋友圈

他们不是来当医生的,他们是来玩的。

一个不在意未来,一个享受特权。

大家担心的是,是否公共系统内已经存在一个成熟的权贵子弟代际权力传承渠道,涉及科研教育文化卫生媒体企业政府的成熟刷脸系统,足以让一个毫无资质的小辈,被体系内的长辈从新手村一路拎到行政口的关键位置,从内部搞烂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

从此病人不敢看病,医院乌烟瘴气,一路过关斩将日夜连轴转的医护人员终于战胜了心魔,却还要一辈子受关系户上司和同事的委屈。

就像有人说,“少有案子的核心人物能够同时涉及五大社会敏感议题:教育公平、医患信任、婚姻忠诚、阶级固化和学术腐败……”

董小姐就像医院里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总是以一副浓妆的姿态出现在手术台,医生照,科室中。

她的体验人生,却能决定别人的人生。

规培轮转太辛苦,那就让负责人通融通融不转了,负责人咬住不放,就让更上面的人施压,“多照顾照顾”。

对老一辈而言,小孩子再闹还能闹到哪去?家族基因这么强大,不会出差池,将来都是自己的人。

但门阀世家久了,总会出缺心眼的。

路明明都是现成的,医学不用你太学,博士论文安排好了,虽然只有40页,泼天的资源撒下来,学医第二年上手术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混个两年成为清闲的管理层,也能因为想跟暧昧对象多相处一段时间而撕破脸皮,把事情捅到关系网最上层强行放行,导致特权再无法被忽视。

▲四年经济学是怎么能比五年医学内容更多,要求更高的?

其实董小姐就读的本科巴纳德学院是美国顶尖的女子文理学院,是历史悠久的七易友学院之一,与当时只招收男性的常春藤高校相对办学,录取率极低,在美国知名度很高。

美国一直以来的“双轨制办学模式”,富豪学生撑收入,天才学生撑门庭,一直都是国内权贵躲避高考,给孩子提履历的理想标的。

不论董小姐家里是捐了个学位,还是真才实学考入(如今看来不大可能),她都有了极高的起点,却依然能培养成今天任性妄为,没有原则理想,不学无术的样子,充分证明了精英接班只是浪费人类资源。(美利坚董王亦如此)

在工作群公开质疑和拒绝肖飞违规延长董小姐留科时间的,是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治医师麻昊宁,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摇滚乐队盘尼西林的键盘手。

脊柱专业与摇滚,哪一个都不允许跪。

有了麻昊宁的质疑,肖飞妻子的举报,院内医生护士的旁证,事件完全清晰。

肖飞已经失去事业并社会性死亡,董小姐呢?

能借此捋清背后的4 4利益网,世家纨绔子弟快速通道,补上公权力空子,揪出事件中的老一辈医阀吗?这事已经不是中日协和医院可以自查的了。

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协和医学院创建了新型八年制(4 4),至今不过四届毕业生,期间重要论文全部送去盲审,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刻意扶持的野草总会长出倒刺,比起一定会出现的垮二代,如何借公主的破绽,清除攀附在大树上遮挡阳光的藤蔓更为重要。

在此过程中,只有公众不休止的追问,才能证明,在当代中国,公平依旧是大众最为在意的命题。

在我看的那部小说中,男反派是个四处留情的人渣,女反派是个不太聪明的恋爱脑公主,最终男反派横死,公主依旧是公主。

希望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公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