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宣布:拟私有化极氪!极氪或从美股退市,未来产品数量会减少20%
作 者丨易思琳
编 辑丨吴晓宇 刘雪莹
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公司于2025年5月7日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集团实益拥有者除外)。上述交易完成后,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
据公告,本次吉利汽车建议以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的价格收购极氪股份和美国存托股票,较最后交易日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3.6%。
据证券时报报道,本次收购是吉利汽车《台州宣言》的深化落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5月7日,美股盘前极氪一度涨超11%。
极氪、领克合并新进展
在吉利汽车私有化极氪之前,极氪已经完成与领克的整合。
5月4日,极氪科技集团紧急官宣了一项人事变动,宣布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分管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直接管理品牌营销中心、用户增长中心、用户交付中心;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金文直接管理用户服务中心、用户网络中心、用户数字化、运营与流程。
这极氪和领克正式合并成为极氪科技集团之后,极氪内部做的又一个人事调动。
2月14日,极氪和领克完成股权交割时,极氪就曾官宣了一轮新的高管任命——安聪慧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刘向阳出任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继续领导领克品牌,担任领克品牌CEO;关海涛从原极氪品牌首席营销官(CMO)调任至极氪科技集团担任首席商务官(CBO)。
当时,林杰担任的是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兼用户委员会主任,林金文任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
此次调整后,林金文管理的极氪品牌的市场营销和销售端业务将交由林杰,林金文协助林杰管理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向林杰汇报。
此次调整或和极氪销量目标承压有关。极氪科技集团今年目标销量为79万辆,其中领克39万辆,极氪32万辆。今年前四个月,领克品牌的销量为10万辆,年目标完成率25.6%。
相比领克,显然极氪今年销量压力更大。今年4月,极氪品牌销量为13727辆,同环比均出现了下滑,同比下滑近15%,环比下滑了11%。今年前4个月,极氪品牌累计销量为5.5万辆,仅完成年目标销量的17.2%。
“极氪向上、领克向宽”,这是极氪科技集团成立之后对双品牌进行的定位战略。在集团的安排里,极氪品牌负责冲高,领克则负责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就拿同是全尺寸SUV的极氪9X、领克900为例,两台车均规划于3年前,都属于各自旗下的豪华旗舰,而这两台定位相似的两台车也在上海车展上迎来了同台首秀——极氪在车展上亮相了极氪9X、领克带来了领克900。
合并成一家公司之后,同为各自豪华旗舰的两款车型在“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战略之下,在上市时间上、价格上都进行了区分。
领克900在4月28日正式上市,车长5.2m、宽近2米、高达1.8米的家庭旗舰6座SUV,全系标配天地门、激光雷达,顶配还会官方售价30.99万元-41.69万元,在5月31日完成大定的用户还会有限时1万元的减免、1万元的置换补贴,叠加上市权益后的限时价格为28.99-39.69万元。
做个对比,同样是车长5.2米的理想L9,起售价是35.78万元,没有后轮转向、天地门、无旋转座椅选装。
和领克900同样准备好的极氪9X,被安排在今年三季度上市。
“因为得和领克900区分,售价会比领克900更高。”一位极氪高管在一次媒体群访中被问到“极氪9X最大的挑战在哪里”时,对方略抱有遗憾地说,“最大的挑战是必须要等到三季度才上市。”
“领克900和极氪9X,尽管两者都是大型旗舰SUV,但在设计、技术及功能配置上各有侧重。”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继续解释道,极氪定位于更加豪华、商务的市场,面向成功人士和精品化的高端消费者;而领克900则更适合家庭使用,在大型家用SUV这一重要细分市场中具有很大潜力。
未来产品数量会减少20%
距离极氪、领克合并已经近半年,内部的调整也在渐渐清晰。
“领克、极氪整合以后,我们对两个品牌的技术、产品的规划,也做了进一步的梳理,总的方向是我们产品的数量预计会减少20%。”安聪慧在媒体群访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道。
除开产品数量会减少20%,研发架构也进行了进一步整合。安聪慧介绍道,目前内部就是四大产品线、五大中心。
“座舱、智驾、架构、软件、三电,这五大中心实际是高度平台化的,架构都是共享的。”安聪慧补充道。
至于产品线,原来极氪品牌内部按照车型大小不同有三条产品线,领克合并之后,按照使用的架构不同以及细分市场不同,变成了四条产品线。
举个例子,领克900的开发负责人康国旺目前负责的就是SPA Evo架构以及大五座、大六座这个细分市场;而原来极氪007的产品开发朱凌博士,则主要负责中型车,如7X、007GT。
安聪慧说,目前极氪内部的架构偏扁平,光是产品线和中心之间会联系得更紧密,产品线和营销、设计之间也会形成铁三角,核心是为了设计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设计出“人无我有”的产品。
“企业竞争,一定是品牌、企业文化。品牌如何进一步向上,这是极氪品牌成立以后的重要命题之一。”安聪慧强调。
此前,在领克900上市之后,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了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康国旺等,涉及部分集团合并后的战略、领克900销量目标等。(
(部分资料来自公司公告、证券时报)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黄嘉莹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