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宜宾叙州:“宜邻课堂”特色课程打通技能致富“最后一公里”

“宜邻课堂”作为宜宾社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既是一项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惠民工程,也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探索。叙州区积极争取全市“宜邻课堂”市区共建项目,分别在赵场街道金星社区、南岸街道下渡口社区、樟海镇瓦房村先行先试,开展技能培训、文化传承、亲子教育等特色课程450场,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宜邻课堂”现场。叙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家门口的“技能充电站”

“同学们,我们在电路实操整体布局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说主电路出来这3根线,整体布局上线路靠得不紧,在实操时要注意一下。”近日,在叙州区樟海镇瓦房村“宜邻课堂”电工技能培训班上,来自宜宾市思源职业培训学校的专业教师采取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电路安装与检修”课程。学员们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仔细操作,通过反复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在‘宜邻课堂’试点中,特色课程是关键一环。”叙州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邓潇介绍,叙州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通过构建“市区统筹、街道协调、社区执行”的“三级联动”管理体系,创新“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名师接单”的“三单联动”服务机制,形成“需求收集、资源匹配、效果评估”的闭环模式,同时与该区就业、教育等部门协同推进试点工作,通过合作开设就业技能培训班的形式,将技能送到需要的居民手中。

“以前还不知道到哪里去学技能,现在都送到家门口了,真心不错。希望以后借助这一实用技术,提高自己的收入。”樟海镇瓦房村村民樊尚平一直从事水管维修工作,得知电工技能培训班开到了“家门口”,积极报名后学得异常认真。

培训学员在“宜邻课堂”学习烘焙技术。叙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昼夜不打烊的“就业直通车”

在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内,天色虽已渐暗,但西式面点培训班的学员们仍在热火朝天地准备材料。许多上班族学员下班后匆匆赶来学艺。实操培训现场,学员们身着统一服装,认真学习食材配比、打发方法,老师手把手传授曲奇饼干的制作技巧和烘烤要点。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下,香气扑鼻的曲奇饼干很快出炉。

培训班学员陈冬梅说:“我是零基础的新手‘小白’,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可以做出饼干、蛋糕,我觉得很不错。老师的教学也很认真,我课后在家里还要自己琢磨一些新的糕点。以后我还想开一个烘焙店,增加一份收入。接下来,我还报名了中式甜点培训班,希望能有更好的技术。”

叙州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主任杨晶晶介绍,叙州区全面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帮助群众掌握基本技能、增强就业本领、促进就业稳定,切实提高稳岗率、提升就业率,极大地促进了劳动者从“靠力气吃饭”到“凭技术增收”的转变。

据了解,今年以来,宜宾市叙州区已组织开展“宜邻课堂”职业技能培训50期,培训人数2726人,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电工、家政、养老护理、电子商务等培训需求较大的工种,为劳动者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该区还将继续抓好“宜邻课堂”职业技能特色课程开放,拓宽培训工种,优化培训课程,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做文章,做好以培训促就业的服务工作;同时,计划在合什镇、观音镇、泥溪镇、商州镇持续开班,让学员们学到一技之长,为家庭致富找到新的路子。(徐诗琪、卢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