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国门安全同守护 北京海关开展国门安全系列普法活动

北京海关国门安全法治教育基地首次面向公众举办对外开放日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摄

北京海关国门安全法治教育基地首次面向公众举办对外开放日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北京海关国门安全法治教育基地首次面向公众举办对外开放日活动。来自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的近百名师生现场聆听了北京海关所属北京邮局海关工作人员的现场讲解,参观了国门生物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禁限物品等多个展区。师生们还近距离观看了海关截获的各类动植物标本、象牙制品等禁止携带寄递物品,并实地观摩海关工作现场和有害生物及外来物种初筛鉴定室,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去年,北京海关在北京国际邮件监管中心精心筹建国门安全法治教育基地,并被纳入‘北京市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名录。这次我们首次组织开展对外开放日活动,就是希望借助此次活动让更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海关法律法规和执法工作,增强国门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共同守护国门安全。”北京海关法规处处长何绮纹介绍。

北京海关查获的象牙制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摄

“以前我并不知道有这么多东西都不能邮寄入境,也不清楚到国外留学、旅游回国时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还有这么多要求。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海关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也增长了见识。今后进出境的时候,我会严格遵守海关规定,努力维护国门安全。”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学生王鹏霖说。

在举办对外开放日活动的同时,北京海关积极融入地方普法大局,与大兴区礼贤镇建立“普法结对共建”机制,并专程赴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开展普法进校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来自北京海关所属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海关和北京邮局海关的普法讲师张子静、范泽为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国门安全知识科普课。北京海关普法人员还为到场师生赠送了《看中国:动物“野”有趣》《国门上的43种珍稀动物档案》等优质书籍和普法文创用品,鼓励同学们把国门安全法律知识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北京海关国门安全法治教育基地首次面向公众举办对外开放日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摄

“北京海关此次开展的普法进校园活动,让在校师生对海关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维护生物安全的种子。今后我们也会加强合作,更广泛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守护国门安全做出贡献。”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书记、校长李伟说。

此外,近年来北京海关所属天竺海关、亦庄海关等单位也多次深入周边企业、社区、学校开展国门安全主题普法活动,宣传海关相关政策法规,为推动凝聚国门安全社会共识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