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象商暖流】商丘医生郝修宏夜奔300公里成功抢救心梗同胞

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吴思诺(见习)

在赞比亚工作生活的一名同胞心梗,当地医院连最基础的介入设备都没有。时间就是生命,在心内科时间就是心肌,危急关头,他们想起了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派驻赞比亚的援外医疗队(第25批援赞比亚中国医疗队)。

一场惊心动魄的急救展开。

“为了一个在赞比亚的兄弟”

郝修宏是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内科医生,据其讲述,那天晚上7点,他和队长党强几乎同时被拉进一个名为“医疗救助群”的微信群。随后群里发出一张心电图——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作为心内科医生,郝修宏瞬间绷紧了神经。

几乎没有沟通,后续信息接连刷屏:52岁,华人男性,发病2小时,目前在基特韦中赞友谊医院……

ST段明显抬高,这是典型的前壁心梗表现!郝修宏很清楚基特韦的医疗条件,那里连最基础的介入手术设备都没有。更棘手的是,夜间转诊没有飞机,到卢萨卡至少要5小时车程。

“时间就是心肌!”郝修宏说,心肌细胞一旦坏死就无法再生,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更多的心肌在死亡。郝修宏在排除溶栓禁忌症后,果断决定指导当地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就在这时,党强的电话打了过来:患者病情太重,当地医院处理并发症的能力有限,你立即出发去基特韦!

立即出发,连夜急行300公里

一切都在同步进行,几乎在同时,有华人志愿者已经在驻地门口发动的汽车上等着郝修宏。郝修宏快速准备急救药品,随手扯上必备生活用品就奔出房间。

300公里,夜路,在赞比亚那样的路况下,至少要开5个小时。

途中得知患者的血压突然开始下降后,郝修宏通过电话连线指导当地医生调整升压药剂量。

因为紧张,郝修宏的额头上不知不觉渗出了汗珠:这条生命的安全全系自己了,那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可能也是一个家族的顶梁柱。

车窗外一片漆黑,坑洼的道路让汽车不断颠簸,郝修宏不时打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每一条信息。

凌晨3点,他们终于赶到了基特韦中赞友谊医院。

团队接力,飞机转运,风雨飘摇中的生命转危为安

郝修宏几乎是一路跑到病房。还好,监护仪显示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复查心电图显示ST段已经回落。在郝修宏指导下的溶栓成功了!

但危险并没解除。

第二天,天刚亮,当地华人组织就联系救援飞机,1个小时后,患者被安全转运到卢萨卡当地医院。急诊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仍有70%~80%的狭窄,和家属充分沟通后立即成功植入一枚支架。复查显示前降支狭窄消失,血流顺畅 。患者转危为安。

来源:河南援外医疗

一审:苏杭

二审:黄杰

三审: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