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同事说你坏话,怎么应对?1个故事,教你把同事捅的刀子,变成老板给的票子!让造谣的人跪下!
怎么说别人的坏话?
你可别小看这门技术,它其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让你去说别人的坏话,你还未必能说得好、说到位。
让我们看看《资治通鉴》中周勃、灌婴等人是如何说陈平坏话的。

周勃、灌婴等人对汉王刘邦说:" 陈平虽然外表俊美,就像装饰帽子的秀玉,但肚子里却不一定有什么真才实学。"
这是从能力上否定陈平。
他们还提到:" 我们听说陈平在家里的时候,曾经跟他的嫂子勾勾搭搭。"
这是从个人作风上否定陈平。
接着,他们又说:" 陈平为魏王做事时,在魏王那儿不受欢迎,所以他逃离了魏国,投奔到楚国。在楚国那边依然得不到重用,所以又逃出楚国来投靠咱们汉军。现在汉王您这么重用他,授给他很高的官职,命他监督各部的将领。我们听说,陈平接受将领们送的金钱,金钱给得多的人就能得到好的对待,金钱给得少的人就会遭到极差的待遇。这么看来,陈平这家伙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贼子。"
这是从个人操守来否定他。
周勃和灌婴等人对陈平的坏话,可以说是从各个方面来否定他:先是否定他的能力,接着否定他的人品,最后还否定他的个人作风和职业素养,甚至给陈平扣上一个 " 反复无常的乱臣贼子 " 这样的大帽子。
这就是说别人坏话的学问!这套说别人坏话的学问,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
刘邦对陈平产生了猜忌,但并没有完全偏听偏信。
虽然周勃、灌婴等人是他的老兄弟,但陈平也是有才能的。
刘邦没有直接听信周勃等人的话,而是找来了陈平的推荐人魏无知。

刘邦问魏无知:" 老魏,你给我推荐的是什么人啊?陈平怎么这德行?他的事儿你有没有听说?"
魏无知回答:" 我为您推荐陈平,是因为他的才能。您现在责问我的,是他的品行。陈平品行不好,跟您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他跟嫂子勾勾搭搭,收受贿赂,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只要他的计谋对您有利,这就够了。这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至于他的品行,您操心的太多了吧。"
刘邦听了,顿时醒悟过来。他知道需要重用的是陈平的能力,而不是他的品行。
于是,刘邦又把陈平招过来,责问他:" 老陈,你以前跟魏王混得不如意,又跑到项羽那里,现在又离开项羽来到我这里。你觉得,守信的人,是这样三心二意的吗?"
陈平回答:
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建议,所以我才离开他。项王不能信用使用人才,他所宠爱的人,不是项家本姓,就是他妻子的兄弟。即便是有奇谋的人,他也不用。我听说汉王您知人善任,所以特地来投奔您。(言外之意,魏王咎、项羽这俩货不行,你比他们厉害,所以我才来投奔你)
不过我来的时候,两手空空。如果不接受金钱,就无法应对日常开销。(言外之意,我清清白白来投奔你)
倘若我的计谋对您有利,有值得采纳的地方,希望您采用它。如果您觉得我的计谋不堪使用,毫无价值,那么我收来的钱还在那里,我会原封不动地送到府库中,并请求辞去现在的官职,让我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言外之意,我的计谋你用不用,你要觉得没用,我转身走人,大家好聚好散。)
刘邦听了,赶忙向陈平道歉,并且重重赏赐了他,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军所有的将领。从这之后,这些将领再也不敢随便说陈平的坏话了,不敢背着陈平说三道四。

周勃、灌婴等人说陈平的坏话,否定陈平的能力,质疑陈平的人品,给陈平扣上小人和乱臣贼子的帽子。
陈平向刘邦解释离开前两任老板的原由,同时暗捧刘邦是一个知人善用的老板,所以才来投靠刘邦。
同时,陈平又解释自己收受贿赂的原因,同时强调自己的能力,强调自己的计谋水平。如果水平不够,您就不要采纳;如果您觉得水平够,您就留下我。
而且,陈平还证明了自己的人品,从项羽那儿空手而来,并没有拿项羽一针一线,可以说也向刘邦证明了自己的品行。
这就是陈平的应对策略。
你看,当别人说你的坏话时,他们往往会从能力、人品、操守 3 个方面来否定你。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你需要证明自己的人品,让那些质疑不攻自破。
2,你要强调自己的能力,用实力说话。这样一来,那些流言蜚语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3,要学会用事实说话,说正确的话,这很重要!
所以说,说人坏话和应对坏话,其实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术。
你觉得是这样吗?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资治通鉴》的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我将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