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普通人在银行努力十年,你能得到什么?

“工作没有好坏,光鲜亮丽的银行也不例外。”

最近,几个朋友私下和我聊天,问我:“在银行工作,越来越觉得无聊。我该怎么办?我问了他们同样的问题:这些年你在工作中得到了什么?

有人说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些人通常出生在普通家庭,没有特别好的资源或关系。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靠自己努力工作,从银行得到这样的工作是他们能力的极限。

有人说得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说这话的人刚毕业就进了银行,赶上了银行几年的好日子。他们用这笔收入买车买房,结婚生子。虽然他们不富裕,但他们总是将就一下。

还有人说,除了一个问题和轻微的抑郁症,他们似乎什么都没得到。而且大多数人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一方面,他们认为这个问题太宏大了,就像有人问“银行怎么样”一样,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另一方面,许多人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工作多年,什么都没得到,白白浪费青春。

其实说什么都没得到真的不客观。至少学会了最基本的职场规则,学会了沟通协调,学会了一些浅显的营销技巧等。

但在一些人看来,这些或多或少是微不足道的。尤其是那些工作时间长的员工,花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拿到了一些拿不出手的技能,怎么看都不划算。

正常情况下,在银行努力十年能得到什么?

首先,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这份工作带来的收入是很自然的。但是银行的收入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起点高,但增长率低。

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发现银行收入高,就纷纷提交简历。当我进来后看到我的工资时,我开始暗自高兴,觉得我的选择没有错,我的收入比其他行业的学生高得多。但是工作了三五年,就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因为这个时候,我就像一个机器人,每天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工作,卖同样的产品,拿同样的工资。

近年来,这些员工似乎有了新的感觉。也就是得到了一个“大坑”。随着银行业务压力的增加,许多人的收入开始下降。一些基层员工的收入并不高,但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已经下降到无法保证正常生活的地步。这让很多人感受到了深深的压力。

第二,得到的是职业的成长。但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为银行有成千上万的员工,很少有人能真正成为经理。另外,异常因素太多,普通员工要靠努力走上管理岗位并不容易。除非你真的有合适的时间、地点和人,否则你很可能会一辈子在基层工作。

除此之外,当然还可能得到一种职业习惯。例如,自从在银行工作以来,一些员工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出门要检查好几次,看看手机和钥匙有没有带,门锁有没有上。晚上睡觉前看几遍手机,确定闹钟已经定好了。

就这样,我每天都会做梦。梦见自己上班迟到,办理的业务出了问题,或者把事情搞砸了,然后醒了。

有些员工入戏太深,把在银行学到的“风险意识”延伸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做出一些选择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件事是否有风险,有什么样的风险,有多少风险会带来损失。想了想,不自觉地选择了看似最安全的道路。

仔细想想,为什么很多员工不能出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除此之外,一些员工还学习了一些管理技能、工作场所技能、被他人认可等。

不管怎样,尽管努力了十年,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在银行里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这可能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许这里本来就给不了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