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我在成都“造火箭”——专访星际荣耀董事长彭小波丨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2025年初,不少“航天迷”刷到过彭小波的一句话:对标SpaceX公司猎鹰9火箭,双曲线三号运载火箭预计将在今年年底首飞。对标SpaceX,此话一出,引发众多关注。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日前,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正式启动“新技术·新动能·新未来” ——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大型采访活动,寻找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时代标杆,记者对话了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彭小波。

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小波

从地球表面飞向浩瀚星辰,彭小波已经奋战了超过20年。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都已成功进行飞行和试验。如今,双曲线三号中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也首飞在即。

“双曲线三号总装、总测,还有相关的一些试验能力,要放在成都。”彭小波表示,将在双流区建总部基地,填补成都火箭总装领域空白,带动卫星发射服务全产业链集聚。

航天人的浪漫星际蓝图:我们这代人可以见证

“只要人类还在地球上生存,这个行业就会永远存在,星辰大海永远是人类的一个追求和目标。”彭小波说,公司的名字叫星际荣耀,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载人太空旅游是其商业蓝图的重要一环。

航天人,需要硬核雄心,更需要一种浪漫情怀。让普通人也有机会遨游于太空,并非触不可及。

“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可以见证商业载人航天。”彭小波认为,美国SpaceX现在公布的时间是在2030年左右要把人送上火星。这是全球TOP1公司的目标,国内民用商业航天也在加速追赶中。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商业航天人有底气,也有清晰的认知。作为行业资深人士,彭小波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得不承认领先者的实力。当下,美国在商业航天领域可以用一骑绝尘来形容,他们的迭代速度进化速度很快。在这场你追我赶的竞赛中,我国商业航天实力仅次于美国,但差距依然不小。作为SpaceX的中国同行,彭小波确实感受到了压力。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人工智能……我们把这些领域作为未来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已经发展成为一张张全球领先的名片。”彭小波认为,正确认知差距,加快追赶步伐,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也能出现下一个如DeepSeek的“黑马”企业。

在成都的火箭总装基地:今年6、7月份动工

在这场星际征途中,不仅有航天人的浪漫情怀,更有地方产业的深远布局。

“预计今年6、7月份能动工。”彭小波告诉记者,成都项目还在规划设计阶段,基地建成后将具备年产20发双曲线三号火箭的生产配套能力。届时,在成都进行总装、总测的“成都造”火箭将正式诞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似乎距离生活很远。对于彭小波来说,目标近在咫尺。在这条路上,彭小波走了超过20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他便投身航天领域,参与了多个国家重要型号任务的研制工作,是国内较早投身商业航天领域的创业者,彭小波的人生始终聚焦在航天领域。

“这是一个新兴行业,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担起重任,希望得到全社会包括投资机构、监管机构,社会公众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这个可能会需要一个过程。”彭小波告诉记者,国家把商业航天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之后,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各方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之所以选择成都建设火箭总装基地,也得益于成都对商业航天未来价值的认可。“其实在整个商业航天的火箭产业链里,无论是火箭总装总测,还是发动机试验与生产,我们都是链主型企业。”彭小波表示,成都的整个营商环境,人才组织架构,包括供应链体系,都非常适合商业航天的企业。

四川商业航天大手笔“合伙人”:年增长率不低于50%

发展商业航天,四川不仅有产业基础,还有明确的政策指引。商业航天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川的前瞻性布局拿出了真金白银。在民营企业中,彭小波成为四川选择的“合伙人”之一。

近日,星际荣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首批交割,本轮融资由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的省级产业投资基金——四川省天府芯云数字经济发展基金有限公司领投,展现了四川在商业航天领域的雄心。

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入到双曲线三号火箭的研发及焦点系列发动机的试车台和生产线建设上。借助这次融资,星际荣耀计划在四川实现“德阳-绵阳-成都”三地的协同布局,助力四川加快构建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除了成都项目,星际荣耀在德阳和绵阳的项目已经运营。“近10年,商业航天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我们公司每年增长率不低于50%。”彭小波表示,商业航天已经进入了可持续发展,能实现“自我造血”的阶段。去年在德阳的合同金额有约3亿元,今年绵阳地区的合同金额也会有约3亿元。一个总装项目的落地,可以带活一条产业链集聚发展。他期待着在四川把商业航天产业做强做大,通过区域产业协同,一个个零部组件、一台台单机设备,在这里汇聚齐套完成总装总测,奔赴发射场,为大型星座组网、空间站、太空探索提供重要支撑。当这些凝聚着巴蜀匠心的火箭一次次腾空而起,承载的是西部科技高地建设的新使命,在浩瀚星海中续写着中国航天的“成都篇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