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新潮养老来袭:教育上市公司新战场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超 2.6 亿,占总人口的 18.7%。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出多元化需求,从医疗康养到文化教育,从社交娱乐到终身学习,银发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市场格局。

在这一背景下,教育行业头部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将目光投向老年教育这片新蓝海。从职业技能培训到兴趣课程,从数字化创新到医养结合,这些企业正以差异化的布局,探索「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更多可能。

01 行业升温: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

银发经济的爆发并非偶然。一方面,国家政策持续加码。2022 年《「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开放大学等教育机构」;另一方面,老年群体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如今的「新老人」,也就是 60 后、70 后群体。他们被定义为「充满活力的新一代老年人」,其特点是文化修养高,相对富裕,有充足的休闲机会,对精神充实有更高的追求。新时代的「新潮养老」代表了当代老年人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美国咨询公司沙利文预估,中国银发教育市场正以 34% 年增长率的速度发展,到 2027 年,整个市场规模将从 2022 年的 280 亿元人民币增至 1209 亿元。

这一赛道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但挑战同样显著:成人教育用户生命周期短、复购率低,而在线教育的高获客成本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压力。如何精准匹配需求、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

02 转型与跨界:教企多元路径引领养老新风尚

一、尚德机构:从学历教育到兴趣课程的转型样本

作为曾经的「学历教育第一股」,尚德机构( NYSE:STG )的转型轨迹颇具代表性。财报显示,2024 年二季度,其学历提升业务收入占比已从 2021 年的 65.2% 降至 10.7%,取而代之的是职业技能、兴趣课程的崛起——后者贡献了 76.7% 的营收,同比增长 11%。

尚德 CEO 刘通博坦言,银发人群的兴趣学习需求是重要增长点。例如,书法、绘画、声乐等课程深受老年学员欢迎。为提升用户黏性,尚德在课程设计上强调「轻量化」和「社交化」,通过短时高频的学习模式降低参与门槛,同时搭建线上社群增强互动。这一策略不仅缓解了成人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痛点,也通过社群运营延长了用户生命周期。

不过,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财报显示,尚德 2024 年净利润同比减少 46.6%,反映出新业务仍需时间消化成本压力。如何在兴趣课程的「流量入口」与盈利模式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尚德下一步的考验。

二、量子之歌:AI+ 教育,打造银发学习新体验

如果说尚德的转型是「需求驱动」,量子之歌则展现了技术赋能老年教育的更多可能。

这家成立仅三年的企业,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将兴趣与知识相结合,探索打造「线上 + 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提出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为银发人群提供「服务 + 产品」的全维度解决方案。

针对银发群体,量子之歌的数字化创新尤为突出。例如,量子之歌旗下的千尺学堂,正从单一线上教育向「线上 + 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转型。

线上,打造了书法、八段锦等兴趣课程,采用阶梯式教学体系,注重互动,讲师及时解答问题。其中,专为银发用户定制的书法课程成果显著,高级课程平均转化率从超 40% 提升到超 60%。

线下,千尺学堂开设老年学堂、社区服务店,推出景德镇书法、武当山站桩等特色研学路线。

据了解,量子之歌在多元化布局探索上动作频频。例如,与北京养老机构展开合作,积极探索线下综合服务新场景,构建「线上 + 线下」全方位服务体系。同时公司积极探索 AI 技术赋能产品,持续优化私域知识分析、自然语言交互及用户场景理解能力,推动智能化升级。

量子之歌的实践表明,技术并非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连接「新老人」与数字时代的桥梁。其入选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的首批案例,也为行业提供了「AI + 银发教育」的标准化参考。

三、东软睿新:教医养融合,重构老年服务生态

与纯教育企业不同,东软睿新的布局更注重产业协同。2024 年,公司通过收购医疗业务、成立凤凰学院,东软睿新正式提出「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战略,将老年教育嵌入大健康生态。经过一系列布局后,在 2024 年 12 月,「东软教育」正式更名为「东软睿新」,将自身定位为「教医养康旅」生态创新融合的探索者。

具体而言,东软睿新打造的特色「LIFECARES」模式构建了乐、养、医、学为一体化的医养新体系。例如,凤凰学院的课程不仅涵盖数字技能和传统文化,还引入健康监测设备和 AI 诊疗系统,学员可在学习间隙进行血压、血糖等基础检测。此外,东软睿新通过自建养老院、康养基地,为教育业务提供实践场景,形成「教育赋能医养,医养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

这种生态化布局的背后,是对「银发经济」本质的深刻理解。东软睿新认为,养老服务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银发经济关注的是「如何活得更好」。通过技术与资源的整合,企业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贯穿数十年的「五好生活」——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学得好、活得好。

四、卓越教育与粉笔:跨界探索的两种路径

在头部企业中,卓越教育和粉笔的跨界尝试同样值得关注。卓越教育选择「重资产」路线,旗下运营三家养老院,并成立卓越大健康公司,将精细化运营经验从教育领域复刻至养老服务。其核心逻辑是围绕「一老一小」需求,构建医养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例如,养老院不仅提供照护服务,还开设书法、园艺等课程,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相比之下,粉笔的布局更「轻」。其健康业务以知识服务为切入点,通过「指导 + 产品」模式帮助老年人管理慢性病。例如,用户可获取定制化饮食方案,并搭配低糖食品、智能体脂秤等产品。粉笔还计划研发 AI 健康管理工具,进一步降低服务门槛。

两者路径虽不同,但都指向同一目标——通过跨界整合资源,在银发经济中分一杯羹。卓越的线下深耕与粉笔的线上轻量化,为行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03 挑战与未来:银发教育如何行稳致远

尽管前景广阔,银发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用户习惯培养——许多老年人对在线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更依赖线下场景;其次是课程同质化问题,部分企业的兴趣课程仍停留在「浅层娱乐」,缺乏体系化和深度;此外,如何平衡公益属性与商业回报,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未来,行业或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标配,例如量子之歌的社群学堂、东软睿新的康养基地,均通过场景联动提升体验;二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AI、VR 等技术将更广泛地用于个性化教学;三是产业边界持续模糊,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的交叉创新,可能催生出全新的服务模式。

可以预见,银发经济不再是「边缘赛道」,而是教育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那些既能抓住需求痛点,又能构建差异化壁垒的企业,有望在这场新浪潮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