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被疯传“撤出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昨天,很多人拿着一张邮件截图来问我:
微软是不是要退出中国了?
图里写着:由于地缘政治及国际业务环境的变化,微软将调整其全球战略布局,并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
不瞒你说,看到消息,我心里也“咯噔”一下。毕竟,在微软十几年,有多少老朋友、老同事。要是真的,他们可咋办啊。
于是,我赶快查阅了一些资料,又去老朋友那里问了问。问完之后,松了一口气。
还好,不是真的。微软并没有停止中国区业务。这件事,是一个“乌龙”。
怎么说?
首先,发出邮件的主体,不是微软,是微创,Wicresoft。
它是微软的合资公司,负责微软的一部分外包业务。
Wicresoft。Microsoft。嗯,是有点容易看走眼。
邮件的措辞,也是“调整全球战略布局”、“正式停止在中国区运营”,好像微软整体要撤一样。
但其实,真正“停止”的,其实是微创,在中国,处理“海外用户数据”的外包业务。
这部分业务,需要从中国迁移出去,搬到其他国家。比如越南、日本、匈牙利等等地方。而微创早在2022年,就加大了海外布局的力度。只是没想到,这天来得这么快。
所以,我也连忙发了个朋友圈,帮助辟谣。
它的全称很长,叫做《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取美国人批量敏感个人数据及美国政府相关数据》("Preventing Access to Americans" Bulk Sensitive Personal Data and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Related Data by Countries of Concern)。
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得美国人数据。
嗯。那么,谁是“受关注国家”(Countries of Concern)?
中国、俄罗斯、古巴、伊朗、朝鲜和委内瑞拉等等国家。他们,都是“危险人士”。
那,又怎么防止“危险人士”获得数据?
根据规则原文202.401:
……no U.S. person, on or after the effective date, may knowingly engage in a covered data transaction involving a vendor agreement, employment agreement, or investment agreement with a country of concern or covered person unless the U.S. person complies with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s……
……自生效日期起,任何美国人士不得在未遵守安全要求的情况下,故意参与涉及关注国家或受限主体的供应商协议、雇佣协议或投资协议的受限数据交易……
像微软这样的“美国人士”(U.S. person),如果和“受关注国家”的实体(比如微创在中国的团队),进行涉及访问“敏感数据”的交易,就会被“限制”。
你只要和“危险人士”交易数据,我就要限制你。
想解除限制?那你至少得满足一系列安全要求。由美国网络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制定的 ,严苛要求。
在中国境内,让一个处理数据的外包团队,达到CISA的严苛标准,证明数据绝对安全。成本之高,难度之大,难以想象。
所以,为了规避巨大的合规风险,微软作为客户,最直接的选择,就是把这部分涉及敏感数据的业务,迁走。迁出中国。迁出“受关注国家”。
而行政令的最终生效时间,是:2025年4月8日。
再回头看看那封邮件,“停止运营”日期,也是:4月8日。
好了,都对上了。说到这里,“微软退出中国”的这场恐慌,算是基本搞清楚了。
我知道,我知道。在这个当口,大家其实特别焦虑。但越是焦虑,越不能被谣言影响我们的理智。至少,这一次的“微软退出中国”,是一个彻底的误解。
它可能是一个由美国数据法规,引发的外包迁移事件。但是,被一封“不拘小节”的内部邮件放大了。叠加了大众情绪,演变成了一场误会。
但是,这次是误会,下次会不会成真呢?
不好说。
因为,这个行政令的背后,是一个更大的主题:数据战。
数据战,争夺的不是土地,也不是石油,而是数据。
所以,美国才会不遗余力地,保护“数据主权”,阻止任何有风险的数据流动。
而且,不光是数据战,还有科技战,还有贸易战。这几场战争,还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