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出国际范!传统民族活动为“China Travel”添动力
新华社昆明4月16日电(记者王贤思)这两天,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热闹非凡,与泼水节相关的各种传统特色活动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
泼水节是傣族、德昂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月13日晚,人们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澜沧江畔放飞孔明灯。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4月14日,西双版纳景洪市街头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民间文化大游演。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Citywalk民俗盛宴,汇集了近3500名演员为观众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现场,有一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8只身披彩带和鲜花的机器狗随着音乐节奏,精准完成空翻、摇摆、转身跑动等高难度动作。
4月14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街头,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民族民间文化大游演。新华社发(萧橡摄)
来自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的彭小萍特意来西双版纳过泼水节。为了这场狂欢,她提前在购物软件上购置了防水包。“没想到下单后不到三天就收到了,速度很快。”她说。
彭小萍在体验完各项活动后兴奋地表示,明年一定要带更多柬埔寨朋友来中国过泼水节,她特别提到要告诉家乡的亲朋西双版纳对东盟国家旅游团免签的利好消息。“虽然柬埔寨也有泼水节,但这里节庆规模更大、活动更丰富,特别是那些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文化展示,让人耳目一新。”彭小萍说。
4月13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演员在傣历新年节(2025年泼水节)庆祝大会上表演。 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China Travel”的风也吹进了西双版纳的乡村。来自坦桑尼亚的哈米斯在中国生活工作17年,她首次乘坐中老铁路来到西双版纳过泼水节。在曼远村,保存完好的傣族干栏式建筑、宁静的田园风光让她流连忘返。她还亲手体验了傣陶制作,“虽然第一次制作的傣陶不够完美,但体验过程非常有趣!”哈米斯说。
不止曼远村,西双版纳的许多传统村落都有不少外国人的身影。从城市到乡村,外籍游客足迹深入的背后,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澜沧江畔孔明灯徐徐升空。新华社发
“泼水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隋剑飞表示,未来西双版纳将继续优化服务,让更多国际游客感受“China Travel”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