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罗周携六部作品北上,开幕剧目集结四朵“梅花”

昆剧《六道图》、扬剧《郑板桥》、闽剧《幻戏图》、昆剧《世说新语》、秦腔《无字碑》、越剧《织造府》,4月13日至21日,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系列活动将在北京举行。

本次展演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承办,将通过罗周编剧的六大剧目展演,进行跨越时空的戏剧对话。

罗周现任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是第四届江苏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她的戏剧作品丰富多样,涵盖多个剧种,包括昆剧《世说新语》《瞿秋白》《当年梅郎》《春江花月夜》,锡剧《一盅缘》《烛光在前》,越剧《凤凰台》《织造府》,扬剧《衣冠风流》《郑板桥》,话剧《张謇》,歌剧《桃花扇》等。其作品三次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六次获得田汉戏剧剧本奖,还获得国家“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优秀编剧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4月13日晚,作为开幕式剧目,小剧场昆剧《六道图》将登上梅兰芳大剧院。该剧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携手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共同创作。二人同为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以及江苏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

昆剧《六道图》取材于“吴道子嫉妒画坛新秀皇甫轸继而买凶杀人”的唐人笔记,并基于原始素材进行重构、想象,绘写了吴道子创作惊世之作《六道图》的心路历程。剧中,石小梅与李政成共同塑造了吴道子与卢罂公这样一对独特、鲜活、复杂,看似无比残忍,实则无上快慰的师生关系。

“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奇迹、一份礼物。”演出前,罗周荐语《六道图》,“小剧场昆剧《六道图》时长仅60分钟,集结了三个剧种、四朵‘梅花’。全剧仅两名主要人物,石小梅以生应工,饰吴道子;李政成以末应工,饰卢罂公。76岁的石老师粉墨登台,我们惊诧地看到了一个清亮的少年,半个世纪的岁月,竟然凭空消失了!除了艺术,人间再没有第二种力量能实现这个奇迹。石老师跨越了时间,‘扬剧王子’李政成则显示了跨越剧种的勇气与才华。这一次,他给我们带来了原汁原味的昆曲表演,与石老师默契配合,完成了这部张力巨大、势均力敌的对子戏。第30届、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越剧小生李晓旭、昆剧小生施夏明以及江苏省昆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周鑫担任检场,昆剧表演艺术家钱振荣吟念画外音。他们都是石老师的弟子,齐聚这一桌两椅又无比宏阔的舞台,正是戏曲人代代传承、奋发谦逊、精诚共进的写真。”

“《六道图》是李政成老师第一部原创昆剧,也很可能是石小梅老师最后一部作品。6年前,她已开始对收官之作的构思。我给她讲了很多故事,最终她选择了《六道图》、吴道子。写作时,我觉得这是我给石老师的礼物,致敬她65年的艺术生涯。可首演时,台上的她唱到主曲‘江儿水’时,台下的我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这是石老师给我、给我们的至高礼物。她向茫茫天地展示了艺术家在跋涉路上的孤独、痛苦、焦灼、绝望、执着、燃烧、割舍、奉献……《六道图》也是每一个主创给彼此的礼物,倾尽了全力;是我们给观众的礼物,观众们的念念不忘,也是对我们的反馈;我们因《六道图》相聚,倾听众多生命震荡的风雷,这是时代给予的礼物,同样,我们也用《六道图》献礼了这个时代。”罗周说。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任雨风

(江苏文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