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篇报道看吉林发展活力
新华社刊发三篇系列报道,透过三个特色维度看吉林经济活力。
特色指标看发展活力 卫星俯瞰吉林重大项目铺展蓝图
春潮涌动,施工正忙。在辽阔的吉林大地上,从产业园区到建设工地,大项目建设现场正展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人们用奋进与汗水勾勒着属于这片土地的美好蓝图。记者通过 " 太空之眼 ",俯瞰吉林大项目建设情况,展现吉林蓬勃的发展活力。
眼下,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加快推进 " 吉林一号 " 卫星星座的组网工程,伴随他们的科研工作,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将目光定格在长春新区北湖开发区的上空,项目现场的塔吊清晰可见。对比一年来影像变化,可见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的建设主体——遥感数据大厦核心筒结构初具雏形,数据机房楼等四栋裙楼的施工也悉数封顶。

这是 2024 年 4 月 5 日(上图)和 2025 年 3 月 23 日(下图),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卫星影像对比图。新华社发
作为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吉林一号 " 卫星星座已成为中国航天的一张名片。这座占地面积 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3.5 万平方米,总投资 45 亿元的二期项目,更是聚焦建设卫星指控、数据存储与处理、光学加工等核心功能,实现海量数据的接收、存储、生产和分发,打造遥感数据智能化、批量化的生产基地,构建航天遥感数据应用产业的生态圈。
" 今年年底,我们将完成主体封顶并投入使用。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 20 亿元左右。" 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建设单位项目经理李天翔满怀信心。
与城市北部航天 " 新星 " 遥相对望的,是位于长春伊通河西畔的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区域——长春永春生物医药城。
永春生物医药城核心区面积 28 平方公里,周边的联动拓展区面积 256 平方公里,目前联动拓展区集聚着长春市 90% 以上的生物医药产业资源。

这是 2024 年 5 月 3 日(上图)和 2025 年 3 月 23 日(下图),长春永春生物医药城的卫星影像对比图。新华社发
从卫星影像来看,永春生物医药城核心区 1.13 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建设轮廓已逐渐清晰,一些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陆续建成的医药厂房与研发中心,标志着这里正在加速成为长春医药产业发展的全新引擎。
在园区西南侧,有 8 座长条形的白色崭新建筑群,这是永春细胞产业园,也是第一个在长春永春生物医药城开工的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6.2 万平方米,总投资 7.3 亿元,2025 年底建成后,将搭载公共技术、检测检验、存储等平台,招引细胞研发、制备等高端生物制药企业入驻。
" 当前我们已累计对接了各类企业五百余家,已经有 22 个项目落位核心区,总投资达 92 亿元 ……" 说到招商引资的进展情况,长春永春生物医药城招商部门负责人黄冬辉充满期待。
伴随春日号角的吹响,位于长春新区的北湖未来科学城也以 " 开工即决战、起步即冲刺 " 的奋进姿态,勾勒出一幅振奋人心的 " 早春奋进图 "。
以北湖未来科学城的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为例,这里重点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原材料及中间体、高端专用化学品和新型能源等产业。通过卫星影像看出,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产业园专用污水处理厂、北湖开发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等楼体已陆续封顶建成,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正在铺展。

这是 2024 年 4 月 5 日(上图)和 2025 年 3 月 23 日(下图),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的卫星影像对比。新华社发
位于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金属锂负极材料研制平台及准固态电池示范线建设项目总投资约 2.5 亿元;同步开工的马瑞利车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 10 亿元,预计今年 12 月竣工,将主要为宝马、红旗、劳斯莱斯等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生产汽车车灯 ……2025 年,北湖未来科学城计划实施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337 个,总投资达 2256 亿元。
除了北湖未来科学城,长春新区还有 180 个谋划储备项目已形成接续发展梯队,未来可期。
各大项目争相破土、拔节向上,地区经济潜能无限、活力迸发。通过卫星视角,吉林大地的脉络经纬清晰可见,有从前到现在,更有希冀与未来。
特色指标看发展活力 探寻吉林商铺里的 " 热力密码 "
夜幕降临,人头攒动," 山里 " 的商家纷纷点起了灯。进入大门后,迎面就看见小广场前,一群人围在火堆装饰周边,倾听歌手的吟唱。

夜幕降临," 这有山 " 商场内部。新华社记者 唐铭泽 摄
这是长春市人气较高的一座商场—— " 这有山 "。以 " 山体 " 为建造主体,聚集了传统百货店铺、新兴潮流商铺及沉浸式体验业态,是吉林省知名的 " 打卡地 "。
换一个角度来看 " 这有山 "。打开区域热力图,只见 " 这有山 " 被一片红色覆盖,这代表人口的活动热度较高,也体现了这里兴旺的人气。

两图分别为 2025 年 3 月 30 日 14 时及 19 时长春红旗街商圈的区域热力图。14 时人口热度达到高峰期,红旗街商圈周边客流活动较为频繁;19 时人口密度聚集各商场内部,商场热度达到高峰期。(数据来源:百度地图)
热力图通过颜色的变化,展示所选区域人群密度与活动强度。通过观察区域热力指数,便可以让我们对城市的人口分布及流动情况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也是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标尺。
" 我发现好多商场今年都开了新店,所以赶上周末,就约朋友们出来溜达溜达,买点东西。" 长春市民杨女士说。记者在长春市各大商圈发现,开春以来,部分店铺进行装修升级,一些国货新势力品牌陆续入驻商场,带动消费人气攀升。

顾客正在挑选家电商品。新华社记者 唐铭泽 摄
长春市桂林路作为承载城市烟火气的地标性商圈,每到夜晚,总是人来人往。商家的叫卖声与顾客的谈笑声成为夜间经济活力的具象体现。以 " 美食 + 文化 + 创意 " 的多维业态点亮了这座城市的夜经济。
自 2020 年桂林路启动改造工程以来,这里已经成为市民及游客夜晚出行的首选之地。周末及节假日期间,这里的客流量达日均 5 万人次以上,其历史底蕴与现代消费的成功融合,成为城市烟火气与经济增长的双重象征。

2025 年 3 月 30 日 19 时 30 分的桂林路商圈区域热力图。(数据来源:百度地图)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长春市重庆路的苏宁易购门店内,一场换新的 " 全民行动 " 悄然拉开着。在店里,记者看到市民正向店员咨询 " 以旧换新 " 政策并计算家电商品的价格。根据苏宁易购提供的吉林地区销售数据分析得知,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50%。
" 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苏宁易购门店迎来销售‘小高峰’,吉林省门店客流同比提升 30%,以旧换新订单量同比增长近 90%。" 苏宁易购吉林地区管理中心公共事务部总监王晓超说。

2025 年 3 月 30 日 18 时苏宁易购附近的区域热力图。(数据来源:百度地图)
吉林省作为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支点," 人气儿 " 的流动与消费数据的相互佐证,描绘出经济跃动的鲜活图景。将目光落脚于吉林省多座城市的区域热力图也可见一斑,多座城市区域热力图呈现出 " 多点爆发、全域联动 " 的特点。

2025 年 3 月 29 日 17 时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从左至右)的商圈区域热力图,显示出各大城市商圈充满人气活力。(数据来源:百度地图)
以热力图为 " 坐标 ",吉林消费活力与城市资源禀赋的协同效应得到可视化呈现。从长春商圈的热力聚集到夜经济的蒸蒸日上,区域热力图与地域发展深度关联。着眼全省热力分布,吉林正以差异化发展书写消费驱动的振兴答卷。
特色指标看发展活力 电力数据勾勒吉林产业动力澎湃
春暖花开,长春冰雪新天地等设施场所归于宁静。国网长春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完成园区设备线路最后的保障工作,并计算出一个亮眼数据——这个雪季,长春冰雪新天地主题园区用电量同比提升 15.88%。
作为经济运行的 " 晴雨表 " 和 " 风向标 ",电力数据不仅反映企业用能情况和运行态势,更是丈量经济冷暖的标尺。

4 月 10 日,记者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取了 2025 年吉林省一季度电力数据。数据显示,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 266.35 亿千瓦时,达到近 5 年最高值,同比提升 0.92%。其中,长春地区主导地位明显,用电量占全省 36.7%,用电量同比提升 1.73%,第三产业(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提升 4.46%…… 一串串数字背后,凸显了吉林多个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广袤黑土地上,冰雪经济充满活力
细细查看吉林省一季度各项用电指数,最亮眼的莫过于冰雪相关的电力数据。2024 至 2025 年雪季,吉林省冰雪经济相关经营主体用电量 35.09 亿千瓦时,同比提升 5.07%。

冰雪经济爆发式增长有效带动 " 冰雪 +" 全产业链发展提速。" 冰雪 + 运动 " 的冰雪核心 IP 不断激发冰雪消费潜力,带动 " 一湖三万 " 滑雪场用电量同比增长 10.17%;以 " 冰雪 + 美食 " 与 " 冰雪 + 商贸 " 为代表的冰雪产业相关用电量同比提升均超 4%。
冰雪配套服务释放出巨大 " 热效应 "。整个一季度,在冰雪经济的推动下,吉林省第三产业(服务业)半数以上行业用电量高于去年同期,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用电水平大幅提升,用电量同比增长 10.73%,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涨势明显,同比增幅均超过 5%。
冰雪科研成为新增长亮点。由吉林化纤集团旗下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 " 希飞 " 牌碳纤维滑雪板," 减重 " 的同时大幅提升性能,在北大湖滑雪场一经亮相便火速 " 出圈 "。电力指数见证了持续研发的历程。2024 年 12 月、2025 年 1 月和 2 月,该公司用电量始终处于 20 万千瓦时以上的高位态势。一季度吉林地区第二产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用电量同比提升 14.29%。
一面网红墙,照亮一城产业资源
近年来,延吉市以文旅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其中,布满霓虹灯牌匾的 " 网红弹幕墙 " 就是知名打卡地。
这些牌匾是 200 余家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店面。" 以前我们这儿属于老城区,现在经过亮化改造后生意越来越火爆!" 已经在这里经营了 12 年的冷面店老板金永福说," 过去旺季,每天前来的游客最多一千人,现在一天能达五六千人。"

随着打卡地的爆火,延边州立足独特地域优势和民族文化,推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以民俗特色食品产业为例,集群建设规模逐渐壮大,一季度食品制造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高达 13.94%。
走进韩食府民俗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电力指数见证了这家企业从小作坊到大企业的成长。目前公司产品种类多达七大系列百余种,共有门店 80 多家,进驻多个网络购物平台。
牛羊满圈背后的 " 畜 " 势勃发
走进吉林通榆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与传送带的节奏交织,工人们熟练地进行作业。
一季度日均屠宰量 5000 头以上,预计屠宰加工生猪 33 万头,实现产值 5.4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5% 左右 …… 作为白城市通榆县畜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白城市的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今年一季度发展成效显著。吉运、吉牛睿晟等 3 个万头育肥牛基地一季度出栏超 2 万头,现存栏达 5.3 万头。电力指数的变化也与之呼应,一季度白城地区畜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22.2%。
小小电力数据,是感知经济冷暖的重要触角,描绘出吉林优势和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来源:新华社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