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盈转亏!知名汽车集团利润暴跌
4 月 26日,广汽集团正式对外披露 2025年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广汽集团营业收入为198.79亿元,同比下滑7.82%。净利润由盈转亏,为亏损 7.31亿元,同比下滑159.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8.92亿元,同比下滑229.88%。
广汽集团业绩下滑的背后,销量下滑是一个关键因素,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表现都不容乐观。想当年,凭借着与本田、丰田等日系品牌的深度合作,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迅速崛起,成为广汽集团稳定国内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雅阁、凯美瑞、汉兰达等车型更是凭借其出色的品质和口碑,长期占据着细分市场的销量前列,为广汽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然而,时过境迁,近年来广汽集团合资板块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25年一季度,广汽集团累计销量 37.12 万辆,同比下滑 9.42%,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 6.68 万辆,同比下滑 6.46%。细分品牌来看,广汽本田销量为 9.27 万辆,同比下滑 20.73%。相比之下,广汽丰田的表现则相对比较好些,一季度累计销量 16.16 万辆,同比增长 3.55%。
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冲击下,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转型速度明显滞后。当国内众多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纷纷在新能源领域发力,推出各种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时,这两大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布局却相对缓慢。不仅如此,随着国内自主品牌的崛起,它们在技术、品质和性价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对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的挤压。不过,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在一季度的表现却完全不同,本田品牌同比下滑两位数,而丰田品牌同比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广汽丰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一季度针对锋兰达、威兰达推出一口价,带动了销量的增长。
除了 " 两田 " 之外,广汽集团的其他品牌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主板块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作为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布局,一季度广汽埃安新能源销量为 4.71 万辆,同比下滑 3.61%。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这场 " 混战 " 中,市场份额逐渐被分散。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不断推出新车型,提升产品竞争力,给广汽埃安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产品力方面,与同价位的竞品相比,广汽埃安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并无明显优势,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至于广汽传祺,其年内累计销量为 6.92 万辆,同比下滑 19.00%,同样跑输市场。3 月 30 日,广汽传祺旗下中大型 SUV 车型——传祺向往 S7 上市,该车基于广汽传祺 EV+ 新能源平台打造,上市限时价 16.98 万 -22.38 万元,享受国家置换补贴后售价格区间 15.48-20.88 万元。除此之外,广汽传祺在 2025 上海车展还带来了向往 S9 车型,定位插电式混动中大型 SUV,采用 5 座和 6 座布局,至于这两款车型能否带动广汽传祺销量向上突破,还不得而知。
进入 2025 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各大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推出限时一口价,其中其中就包括广汽丰田,广汽丰田通过一口价带动销量增长,但与此同时也侧面导致盈利水平的下滑,而广汽本田销量再次下滑,也使得集团利润再次承压。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曾被寄予厚望,被视为集团未来发展的 " 双子星 ",与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高速增长相比差距明显。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广汽集团需要付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稳住合资品牌,推进自主品牌向上突破,才有可能保住大型汽车集团的身份。
汽车行业关注 人气汽车新传媒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