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工业IPO:年收入破200亿,四成收入来自京东
瑞财经 严明会近日,据港交所官网,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工业”)于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美银、高盛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作为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通过“太璞”这一“数”(数智)、“实”(商品)结合的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
京东工业于2017年开始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排名第一,规模为第二名的近三倍。
根据同一资料显示,随著京东工业向更广阔的工业供应链市场扩展,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公司亦为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
工业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带动京东工业业绩增涨,营收规模突破200亿元,但增速明显放缓。2022年-2024年,京东工业营收分别为141亿元、173亿元、20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6.6%、22.6%、17.7%;复合年增长率20.1%,较2020年-2022年44.2%的复合年增长率大幅放缓。
招股书中,京东工业提到了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于京东工业而言,背靠京东集团让自身有一个高起点,但与京东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也使其面临着临经营独立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独立造血能力有待检验。
2022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京东工业自京东集团平台所得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及来自京东五金城所得收入)分别为67亿元、75亿元、81亿元,占同期收入的47.1%、43.4%、39.7%。尽管占比已经有所下降,但京东工业对京东集团依然有所依赖。
京东工业业务下的一些交易不仅通过且利用京东集团的在线平台(包括jd.com和移动应用程序)及支付处理服务完成,并且享受着京东集团提供的推广服务、技术和流量支持、忠诚计划共享、物流服务安排、支付处理服务。
京东工业也为此支付了相应费用,各项费用之和占各期营业成本及经营费用的6.00%、5.80%、5.70%。
当然作为京东系拟上市企业之一,京东工业在保持与集团战略协同的同时,拥有独立的业务拓展能力。报告期各期,京东工业不涉及京东集团流量的收入分别为75亿元、98亿元、123亿元,占同期收入的52.9%、56.6%、60.3%。
此外,其业绩目前放在整个集团来看不算显眼。据京东3月6日发布的全年业绩公告,2024年京东全年收入为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商品收入同比增长6.5%,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1%。全年经营利润达387亿元,同比增长48.8%。京东工业204亿元的营业收入,约占京东总收入的1.76%。
相关公司: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