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100%容亏又来了
这是国资容错最新一幕。
投资界—解码 LP 获悉,近日深圳福田区、武汉相继发布新政,列出多条措施吸引人才、企业聚集。当中不约而同提到——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 最高允许 100%亏损 "。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当国资成为一级市场主力军,国资容错现实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 最高允许 100% 亏损 "
开始流行了
一切为了科创。
先看深圳福田区推出《2025 年新启程教育科技人才 " 五福礼包 "》,涵盖 27 项专属服务,包括教育、科技、人才政策。
" 五福礼包 " 中,瞄准企业发展全周期中的难题。比如,以人才为起点,政策中对新 " 深圳人 " 提供 " 一册通 "" 一补贴 "" 一张床 "" 一张卡 "" 一摇蓝 "" 一场球 " 的支持,拿出真金白银欢迎高校毕业生、科技人才等来到深圳。
当中引起创投圈注意的是,针对创业高风险问题,福田区还拿出重新启航 " 福 " 礼包,其中从基金层面为风险容错兜底——放宽政府投资基金的失败容忍比例,允许最高不超过 80% 亏损,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允许最高 100% 亏损。
科技创业九死一生,福田区拿出 " 全周期支持 + 容错激励 " 政策支持,无疑吸引更多科创企业聚集。
抢人,抢项目。随后武汉也放出最新政策——出台《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 " 民营经济政策 20 条 "),立足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创新难、融资难、引才难、准入难等问题。
当中提到,发展耐心资本,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 100%亏损。同时将放宽政府投资基金对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出资比例,最高可达 50%;不对单只基金、单个项目盈亏考核等。
据悉,为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武汉将大力发展耐心资本,一方面做强做优政府投资基金,推动组建江城基金、武汉基金两只政府投资基金,未来五年将联动社会资本打造 3000 亿元母子基金集群,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武汉获批成为银行股权投资(AIC)试点城市;引进保险资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同时,武汉将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机构,吸引社会化股权投资机构在汉聚集发展;还将大力打造股权投资基金矩阵;完善股权投资支持政策,营造宽松的股权投资发展环境。
从深圳到武汉,越来越多城市加入这场国资容错探索。
一级市场容错,迫在眉睫
国资容错渐渐成为一级市场基本共识。
这几年来,国资在一级市场愈发占据主导地位。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 LP 的合计披露出资金额超过八成;而在投资端,国资身影活跃,国资机构的直投出手达到 57%。
当下国资已经成为一众 GP 募资与企业融资时绕不开的对象。但这类资金往往有较为严格的审核要求,对资产风险有着详细且复杂的把控。往前追溯,很长一段时间来,国资基金对项目失败的容忍度极低。
这显然与当下产业发展诉求相违背。眼下正处于科技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人工智能、高端装备、芯片半导体等科技赛道都是需要高风险、高投入,以十数年为计才能看到成果。作为支持科创的重要力量,如若国资难以放开容错,难免将许多创新思路 " 扼杀 " 在摇篮之中,更谈不上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由此,容错探索开始被摆到台面上。去年 7 月,成都高新区发布的全生命周期投资基金运营体系,针对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基金等政策性基金设置了从 30%-80% 的容亏率,带头破解国资 " 不敢投 " 的困境,一度引发创投圈轰动。
今年 1 月发布的国办 1 号文件,再次指明方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建立健全容错机制,解决基金管理人不敢投、不敢退、怕担责等问题。
随后我们看到,广州开发区在直投资金风险容忍机制上开启新尝试——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 100% 亏损,随后深圳南山区也加入了这场尝试实践。
国资 " 松绑 " 背后,是一场各地都不甘落后的产业竞争。正如早些年间政府引导基金呈全国遍地开花之势,吸引 VC/PE 和科创企业落地,培育出一个个产业之城。如今国资展开容错探索,主动调整姿态,以更为市场化的面孔出现,则是在争取更多足以改变未来的产业机会。
信号无疑是积极的,但国资容错向来涉及诸多审计问题,距离具体落实仍需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吴琼 余梦莹,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4/549103.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