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000吨“大国重器”问世,欧美来华重金求购,我方硬气拒绝:不卖

“中方核潜艇,不过是台水下拖拉机。”

20年前,掌握海陆空军事话语权的西方国家,如此轻描淡写嘲讽我方潜艇。《国家利益》等西方媒体更一度以此为乐,坚称:“给他们一百年,也掌握不了潜艇静音技术。”

落后就要挨嘲,挨打!我国深知这个道理,随后十几年间,历经挫折,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我国静音潜艇便摇身一变,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闻风丧胆的大国重器。

如今,我国首艘096型潜艇已在渤海湾某军港进行最后码头试验,经美海军学院评估:其静音性能已超越美方的俄亥俄级,即将重新定义西太平洋战略格局。面对主权易手,西方不死心求技术共享,我方还以同等态度:国之利器,永不出售!

1、噪音堪比“拖拉机”,国产潜艇惨遭围堵

核潜艇,被称为"水下暗影",是海战中隐蔽性和持久作战能力兼备的核心武器。它们能在深海悄无声息潜伏数月,随时准备给对手致命打击,而静音性能决定了其战斗力。

然而,由于起步晚,我国潜艇技术存在严重不足。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海洋博弈中,国产潜艇多次因“动静”过大而暴露,沦为对手眼中的"活靶子"。

2006年,美方"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公然闯入黄海海域,其5艘航舰利用声呐系统,将我国091型核潜艇牢牢锁定。当时091下噪声高达160分贝,在美军眼中犹如"黑夜中的萤火虫",无力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