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天津北辰制造业向新发力

全球传动领军企业弗兰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再次增资,成为全球最大齿轮箱制造基地,本地化生产率达90%以上;通用技术天锻公司研发出新型复合驱动压力机,打入海外高端母机市场;天士力中药提取数字化智能制造互联网平台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随着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茁壮成长,天津市北辰区正从制造业大区成为制造业强区。数据显示,北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8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80家。

培育新增长点

灵活的车体沿着船舶外板辗转腾挪,探出的喷枪喷出光洁的油漆,这就是北辰区彼合彼方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研发的喷涂机器人2.0版,目前已经在大连中远、江南造船厂投入使用。彼合彼方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路介绍,北辰区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的先进装备研究院提供了控制和软件人才,与公司共同研发了这款智能机器人。

2.0版喷涂机器人通过建立AI模型,实现了自动定位等智能化操作功能,可以在各种石化罐体、船体外壁进行无人化作业,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还减少了油漆涂料浪费。

“发展未来产业,要注重科技成果产业化,将研发优势与产业资源结合起来。”河北工业大学先进装备研究院副院长甄冬表示,河北工业大学已与北辰区达成协议,计划在北辰开发区建设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让科研成果就近落地转化。

北辰区是制造大区,制造企业超过5000家,已形成完整产业集群。2024年,北辰区提出聚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智能算力、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2 3”现代产业体系。

北辰区工信局副局长张晟介绍,以机器人产业为例,北辰区已聚集孵化了20多家企业,涉及产业链上下游。“我们正在推动机器人产品的谱系化,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制造业新增长点。”张晟说。

北辰区机器人产业人才济济。曾助力“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深潜马里亚纳海沟的天津昊野科技有限公司,刚刚获得了超千万元投资。聚焦机器人高精密、轻量化需求,旗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打造机器人核心技术——减速传动装置。而位于北辰科技园的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则是智能焊接领域领军企业,能提供全套智能焊接生产线的解决方案……

张晟说,在天津市12条产业链中北辰区落地9条产业链。聚焦“2 3”产业布局,北辰区正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北辰区已累计获批45个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数字化制造业企业达到107家,上云用云超600家,培育5G全链接工厂2家。

2024年,北辰区工信局与多家智库举行了5场次设备更新专题宣讲会,参会规上企业超过260家。目前,北辰区在建或即将开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150个,计划总投资163.8亿元,将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耕专精特新

普普通通的工业阀门,在北辰工匠手中含金量满满。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位于天津市北辰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百利展发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了平板闸阀阀座密封结构专利。专利能够有效提升阀板与阀座的密封性,提升产品寿命。目前,公司已取得102项产品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项,并被认定为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高压阀门试验室。

公司总工程师陈维宾介绍,百利展发瞄准生产世界一流高压阀门,成立了高水平技术研发团队,采购了500多台加工和检测设备,取得了CNAS实验室认证。强大的科研实力让百利展发中标了中国华能集团国产高压阀门框架协议采购项目,赢得了2025年开门红。

专精特新企业拥有高度专业化、精细化、创新能力突出的特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行业细分领域领头羊。北辰区工信局副局长李文静说,立足“2 3”产业布局,北辰区对专精特新企业实行跟踪指导和动态管理、梯度培育。目前,已形成了42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三个层次优质中小企业梯队。这为北辰区产业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攒足了后劲。

日前,北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拿到了1000万元贷款,破解了新技术产业化难题。该公司总经理张玉亮说,农业银行天津北辰支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到公司在新产品生产中面临资金难题后,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向企业推荐了为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的“科技e贷”产品,一周内为企业新批综合授信1000万元,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满足了小微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

农行天津北辰支行副行长李洪永说,该行通过走访企业、召开银企对接会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融资对接,开辟营业网点服务专区,个性化满足小微企业的多元融资需求。为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生效,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还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园区、专业市场,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打通金融惠民利企的“最后一公里”。

帮扶企业发展,北辰区坚持金融赋能,搭建银企对接桥梁。2024年,北辰区依托融资专员制度,加大走访和对接服务力度,累计走访各类经营主体314家次,为213户企业协调融资、贷款15.92亿元。同时,北辰区联动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天津OTC),对泰伦特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精准辅导,加快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

产业协同发展

生物医学是前沿学科,包括基因编辑、干细胞、纳米科技等新技术,更衍生出生物制药、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医药产业。瞄准这一领域,北辰区打造了重点产业载体——京津医药谷。

天津北辰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景艳娜说,北辰区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京津冀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将承接北京大学部分科研团队与成果转化团队,努力实现基因编辑、癌症诊断等科研成果转化。北辰区将推动天士力、津药达仁堂等龙头企业以及医院资源,为创新中心提供临床数据、小试中试平台等支持,并围绕前沿技术吸引产业集聚。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一批高质量项目相继落户北辰区,并成为产业焕新的新动能。北辰区先后引进SMC气动元件、精雕数控、华电氢能等首都优质项目1224个、总投资1600多亿元。近3年来,中船重工、华电集团、通用技术集团等20余家央企落地北辰3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06.1亿元。

北辰区发改委副主任郑龙说,北辰区在承接首都资源过程中,坚持把产业协同作为“先手棋”,突出高效对接,精准有序承接项目产业。2024年,北辰区与国家部委、央企国企和中关村、亦庄建立高频“握手通道”,累计走访对接北京资源660家次,引进北京重大协同项目21个,协议投资总额105.6亿元。

发挥载体优势,北辰区正在京津医药谷、智能制造谷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在京津医药谷,中核辐照灭菌、天宸生物、普巨生物等多个新项目落地。而智能制造谷作为承接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集聚区,引入了德国茵梦达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和北斗伏羲全国研发总部,进一步提升产业纵深和科创能力。

同时,聚焦营商环境,北辰区深化开展“三问三解”助企活动,深入一线问计问需、纾困解难。2024年,北辰区千余名干部走访企业6900余家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500余个,促成一批优质增资、增产项目顺利落地。

北辰区委书记倪斌表示,北辰区将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深化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有效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加快推进京津医药谷、智能制造谷建设,着力构建“2 3”现代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天津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贡献力量,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经济日报记者 商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