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科技打造的导弹?中国反舰导弹真的是逆天的存在!
你听说过海上自主打游击的超远程神奇导弹么?
关键点:射程600公里!
飞行速度,亚超结合!
海面十米飞行,最后30公里突变成超音速,敌人只有88秒的反应时间;
我说的是鹰击18!
一款在中国比较过时的、在世界上很先进的反舰导弹。
下图是鹰击18从亚音速状态,蜕变成超音速状态时,脱去小型弹用涡扇发动机模块的动态模拟图。
这款导弹的设计思路非常的不常规。
鹰击18采用了固体火箭助推器 小型弹用涡扇发动机 固体火箭发动机相结合的动力方式。
先是用火箭助推器将导弹发射出来,快速获得一个初速度;就像下图里面显示的,采用热发射技术。
然后启动小型弹用涡扇发动机模块。
这个时候,鹰击18就进入海上匍匐前进状态了。
匍匐前进是一个类比。鹰击18大部分时间就在海面10米高处,在浪花的掩护下向敌舰“慢慢”移动。
慢慢移动的速度也不慢,只是亚音速的。
海浪的背景就是绝佳的掩护。
如同一个特种兵猫着腰走在青纱帐里,向敌人搜索前进。
要知道,一般的舰载雷达是有主要搜索方向的,主要是对空。航母的舰载预警机也是针对空中搜索。对海面的监控一般非常薄弱。
而且,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几百公里隔着一个弧度的,不是我们直觉中的直线。雷达更难发现一个隐藏在浪花里的导弹。
我特意查了一下,海上的视距的长短完全取决于眼高和地球曲率以及气候情况,理论最大视距是25海里左右,实际上由于眼高和折射效果最佳气候条件下最远距离可以达到30海里左右。
你说我们的军工人是不是太老六了?把导弹设计成最后三十公里才暴走模式。把科学知识利用得点滴不浪费!
离目标最后三十公里时,鹰击18果断换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速度很快提升到3马赫以上!
不装了!摊牌了!
最后的88秒!(30公里/340米每秒)
88秒!1.5分钟!估计只有神仙才有这个反应能力解决这个来袭“神兽”!
下面是公开的鹰击18示意图。
鹰击18在飞行过程中,可以使用高度仪保证自己在浪花中自由穿行。可以使用“惯性测量模块”、“卫星定位接收模块”和制导计算机精准控制自己的飞行轨迹。
所以,一旦脱离潜艇和军舰,这个鹰击18就可以自主处理攻击任务,变成超能战士!
至于有没有隐秘的控制手段,那就是秘密了。
总结一下啊,世界最远程的600公里,多平台使用,亚音速和超音速结合,海面低空潜行,最后超音速致命一击。这是一枚妥妥的航母杀手!
鹰击18可以使用潜艇发射,更可以使用垂发系统发射。
展会公开鹰击18E和鹰击12E
上图中的E系列,就是我们的外贸版本,怎么样!公开基本技术信息,还可以外销。
说明什么?
很简单,我们知道敌人没有这种武器,我们也知道敌人知道我们有更厉害的。
舰船知识就设想过一种。
如果胡塞舍得花钱买我们的鹰击18E,那么这段时间的红海攻防战,可能美军两个航母编队早就沉入红海底部做地标了。
觉得写得好,可以点赞收藏甚或打赏。
您的支持就是原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