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厦门市翔安区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大会

2025年“益企飞翔”翔安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大会在厦门国博会议中心召开。李毓琳摄

“翔安百业贷”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李毓琳摄

5月8日上午,2025年“益企飞翔”翔安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大会在厦门国博会议中心召开。

这场由翔安区委、区政府指导,区市场监管局主办的大会,发布2024年度翔安区经营主体发展数据报告的同时,推出“翔安百味”品牌深化行动、“翔安百业”质量提升工程及系列金融创新举措,帮助翔安区各大支柱产业向标准化、先进化转变,为辖区民营经济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数据彰显活力

民营经济成区域发展主力军

2024年,翔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三年蝉联全市首位,并连续五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翔安区委区政府对经济发展工作的正确指引,更离不开辖区制造业企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卓越贡献。会上对2024年获得区知识产权奖励补助以及在推动标准化战略方面具有重要贡献的部分代表企业进行颁奖。

《2024翔安区经营主体发展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翔安区市场主体总量达82164户,同比增长18.95%,增幅位列厦门市前列。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翔安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辖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0.75件,位居全市第二;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46.07件,位居全市第一。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推手。记者从会上获悉,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70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超8亿元融资,同时发放标准化战略奖励427.5万元,助力39家企业参与制定15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这些数据折射出翔安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活力方面的扎实举措。

百业联盟启航

产业链协同构建发展共同体

大会核心环节发布的“翔安百味”春风行动第二期推广计划与“翔安百业”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成为全场关注焦点。会上讲解了“翔安百业”产业质量提升行动中的NQI强链伙伴计划和百业融资增信计划。

“翔安百业”是由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发起打造的翔安区质量公共品牌。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市场监管工具箱(质量、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实现质量赋能,促进质量强企、质量强链和质量强区建设,助力实现“翔安百业,业翔民安”的美好愿景。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许子翼表示:“我们将成立翔安百业联盟,通过遴选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最终让其效仿‘翔安百味’,实现从单一品牌到全产业链集群的跨越。”这一构想在“翔安百味”品牌建设中已初见成效。

2024年,翔安区构建以“翔安百味”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企业品牌为支撑的母子品牌发展体系,已甄选了57家企业、84个品类、109余种翔安地道美食,评选出“翔安百味”十道名菜;建立了“翔安百味”产供销一体、多元化资源聚合的品牌联盟,创建了“翔安百味”品牌目录,并携手厦门国贸会展、贵州国台数智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翔安百味”联名款,认定首批“翔安百味”名店32家。厦门东寮数联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艺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借助平台整合优势,我们正规划第二期市场推广,期待带动周边就业,打造特色品牌。”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

供应链金融破解融资难题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痛点,翔安区创新推出“百业融资增信计划”,搭建政企银对接平台。建设银行翔安支行行长林晓冬介绍:“我们组建专属团队,创新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产品,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大会现场,5家银行与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首批“翔安百业贷”项目落地签约,标志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质量强区战略驱动下,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强链伙伴计划,联动38家新材料产业链企业(高分子材料方向),覆盖产值超71.3亿元。厦门格拉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争说:“品质提升行动让我们发展根基更稳,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翔安区以“全周期服务、全链条赋能、全过程护航”为主线,通过四个维度的八大创新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在翔安这片热土扎根、成长、壮大。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推行包容审慎执法,2024年对135起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同时建立“处罚 服务”双清单制度,帮助33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这种“有温度的监管”为企业创新留足试错空间。

除了上述服务举措外,翔安区市场监管局与翔安区科技和工信商务局等五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翔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更是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奖励补助,覆盖科技创新、工业升级、商贸服务、会展产业、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叶晓菲 陈梅冰 郭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