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145%关税成遮丑布,美国背后藏着第三股力量,在悄无声息“拱火”

当所有人以为,特朗普所言最高加征125%关税,就是这场中美“关税对轰”的极致时,特朗普用实际行动再次证明,125%的关税才哪到哪?

他仅用一天时间,就把关税纪录刷新到了145%。

紧跟着,传出特朗普借助股市“大跌大涨”狂捞美金。

美国那些从事贸易与制造业的金主们一边口吐“美式国粹”,一边蠢蠢欲动,准备把特朗普政府告上公堂。

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场围绕在中美“关税对轰”的背后,还有另一股力量在悄无声息的“拱火”。

一天内,特朗普连加2次关税?

4月9日,特朗普直接隔空放话称,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4%的关税并不是关税的“尽头”。如果中国依旧“不识时务”,不懂得“尊重”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市场”。

特朗普提到了“最高关税是125%”。

仅仅过去不到24小时,特朗普直接将关税比例从104%,上调至145%。

4月10日,据美媒CNBC援引白宫消息称,104%的关税是“昨日行情”,而今日行情则是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统统征收145%的关税,而且是立即生效的。

这一刻,无论是145%的关税,还是更高关税,“关税加征的比例数据”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突破到104%的那一刻起,双方的商业贸易已经近乎“停摆了”。

可为何仅仅过去一天,他便急急火火地直接越过125%,把关税加征到145%?

仅仅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强硬姿态,以此逼迫那些主动上门和谈的国家“早早的认清现实,放弃抵抗”吗?

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这背后其实还隐藏着第三股“力量”,他们在悄无声息的“拱火”。

这股力量既不是欧盟,也不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美国位于亚洲的盟友们,而是藏匿于美国内部的“银行家们”。

更直白一点讲,就是美联储身后的那群人。

145%关税背后的“另类原因”

4月9日,就在特朗普宣布将中国商品关税上调至104%的同一天,美股三大指数,即纳斯达克、道琼斯、标普500可谓是“齐头狂飙”,分别上涨12%、7.9%以及9.5%。

就在所有人目瞪口呆之际,紧跟着便传出消息称,特朗普竟提前数小时突然“号召抄底”,这让特朗普不少富豪朋友们赚得盆满钵满。

马斯克身价随着特斯拉市值暴涨,增加了360亿,而身为特朗普朋友的查尔斯·施瓦布,仅一天便狂赚25亿美元。

消息传开之后,美国股民们彻底愤怒了!

因为这些被赚走的钱,都是他们的“血汗钱”。

民主党更是主动站出来,成为了这波“舆论”的公开推手,甚至连身份都懒得隐藏了。

他们一露面,便怒喷特朗普在人为干预市场、进行所谓的“内部交易”,而这些指控最终很可能引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直接介入、调查。

就在特朗普一个头两个大的时候,更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有着“末日博士”之称,成功预测全球经济危机而爆火的美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直接放话、警告华尔街,不要指望美联储会为特朗普加征关税惹出的这些事儿兜底。

相反,美联储很可能趁机给特朗普政府“穿小鞋”。

具体做法就是今年原本要继续降息的,但如今很可能到年底都始终维持利率现状,既不降息,也不加息,而是任由美国在失去中国廉价商品,以及美关税政策下导致的通胀率“卷土重来”。

对此,鲁比尼在接受采访时,直接毫不掩饰地把话给挑明了。

他直接承认,这就是一场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双方班底之间的硬碰硬。

为什么?

因为特朗普要借助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给美联储,以及美联储身上的银行家,也就是国际犹太资本找麻烦。

如今,趁着特朗普“关税无差别乱轰”,美联储以及美国民主党开始对特朗普政府发起“反击”。

在4月10日,特朗普直接将对华关税比例,调到史无前例的145%。

与其说,这是特朗普在彰显自己的强硬。

不如说,特朗普想要通过“暴涨关税”、“刷新纪录”、对华不妥协等“噱头”,暂时把所谓的他操纵美股市市场、进行内部交易的声音给压下去。

不然的话,有必要24小时之内,连口气都还没喘匀了,便急急火火地分别加征50%以及41%的额外关税,直接将中国商品关税从54%提升到145%吗?

在某种程度上讲,关税从104%到145%的跨越,咱们属于“躺枪了”,而美联储其实乐见其成。

4月1日,特朗普直接对外明确地表示,他准备在2028年继续努力争取“连任”,从而实现他执掌美国的第三个任期。

不要小看这一点,以如今特朗普的威望,他若真的在2028年继续参选。民主党还真未必能挑出一个与特朗普抗衡的竞选者。

无论是美联储也好,民主党也罢,都不会错过削弱特朗普威望,动摇他的选民根基的机会。

尤其在特朗普支持马斯克通过“政府效率部”四处出击“查数据”的背景下,特朗普执掌的美国,实际上已经让美联储背后的银行家们“如鲠在喉”。

正因为如此,中美之间这场“关税互轰”,只要我们咬紧牙关不退缩。

那么,最终退缩的一定是特朗普政府,这个时间不会“无休止的等待下去”。

当中美“关税互轰”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包括通胀在内一些“恶果”出现后,必然会引发美国民众与美企的强烈不满。

届时,美联储和民主党一定会趁机出手、“添油点火”让特朗普政府“四面楚歌”。

到了那时候,特朗普将不得不退缩。

因为,继续“硬杠”下去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还会动摇特朗普以及共和党的选民根基。

但是短期内,恐怕中美之间不会就关税问题达成妥协。

原因同样很简单,特朗普是一个商人,而他需要借助对中国商品征收的145%高额关税来恐吓其他国家的商业伙伴,让他们不得不向美国低头、臣服。

等特朗普从他们身上榨取满足的“好处”、“回报”之后。

中美之间的“关税对轰”也会逐步缓和,最终双方大概率“各退一步”。

美国完全离开中国廉价商品,一定会导致美国通胀率高企,而美企同样承受不起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

美商界早已对特朗普政府“磨刀霍霍”

4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了这么一则“内部消息”。

该杂志获悉,作为美国企业界“游说天花板”的美国商会,正在考虑,或者说着手准备起诉特朗普政府。

不止如此,美国商会还在积极串联其他组织,他们或“组团”一起发起诉讼。

这些商界、协会背后,站着的可不仅仅是美国企业,还包括民主党、美联储那些人。

至于为何现在不发难,只因为还没有到时候,或者说加征关税这件事“发酵的效果”还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他们还需要让“子弹多飞一会”。

但尽管如此,也堵不住美国诸多金主们的“口吐芬芳”。

其中,就包括埃隆·马斯克,在他劝说特朗普“收回成命”失败后,在4月9日直接怒喷负责贸易方面工作的高级顾问。

同时,还有消息传出,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直接向白宫“施压”,并不断强调“如今的全球化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逆,更不能这样胡来。”

另外,国际投行界的“传奇大佬们”也纷纷下场,以自己的方式作出回应。如号称“最强赚钱机器”的斯坦利·德鲁肯米勒,他“带头”抛售美债、规避风险。

一时间,看似风光“无限好”的特朗普政府,其实隐隐成为了“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