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狂欢之下西双版纳的变与不变:游客更年轻更国际化,欢乐幸福演绎双向奔赴
4月15日上午,西双版纳州2025年泼水节狂欢在首府景洪市泼水广场开启。 澎湃新闻记者 陈鑫露 孙骏;部分素材来源 西双版纳州融媒体中心(02:45)
“泼水活动正式开始。”
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泼水广场主席台上的话音刚落,欢快的音乐响起,游客和居民们欢叫着“水,水,水水水,水”,或背着水袋手持喷水口,或端着水盆,或手持大号水枪,从四方八方涌向泼水广场,代表着祝福的水柱、水流、水花旋即喷向空中,打湿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硕大的泼水广场瞬间被人群塞满,足足有几万人。更多的人则聚集在告庄西双景等景点,聚集在街头大大小小的公园和广场,甚至大大小小的道路上。他们把水或泼向或射向周边的人,到处都是狂欢的海洋,整个景洪市似乎都沐浴在暴雨中。
这是2025年4月15日的上午11时许,傣历1387年新年节迎来了最高潮的泼水节狂欢时刻。
这场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的泼水盛会,用最鲜活、最激情的姿态,向中外游客和网民展示了泼水节的魅力。
“太酷了!”英国博主Lee在西双版纳体验泼水后大声赞叹道,他的这条vlog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引起关注,更多人在向他打听如何来西双版纳玩泼水。
4月15日,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景区,一位外国游客参与泼水节。 告庄西双景官方视频截屏图
这也是西双版纳城市形象的一次展示。坦桑尼亚游客Bili Mwinyi说,她看到西双版纳是一个风景美丽、人民友好的城市。
微信公众号“西双版纳发布”则以《泼水节就只泼水?西双版纳表示不服》为题,转发云南媒体的报道说,如果以为泼水节就只是互相泼水,那就错了,除了泼水狂欢活动,西双版纳州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比如澜沧江上划龙舟、万人齐放孔明灯、到曼听公园赶摆、品味傣家美食等,“如果还没过足瘾,明年继续来云南,一起‘浇’个朋友,享受‘泼天’的快乐吧!”
来到西双版纳生活多年的一位新市民说,这些年来感受到西双版纳有大变化,又有很多不变,比如泼水节的快乐、城市的美丽和包容、热情,这些是不变的;变化则是建起了这么多高楼,成了网红打卡城市,也更加时尚和国际化。
4月15日,西双版纳泼水广场上演一年一度的泼水狂欢。 澎湃新闻记者 陈鑫露 图
这次泼水节正展示了西双版纳包容、传统、时尚共存的城市气质。景洪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隋剑飞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今年泼水节更多外国友人被吸引到西双版纳,更多年轻人也被吸引而来。
来到版纳,他们中很多人爱上了版纳,留在了版纳,又助长了西双版纳的活力和魅力,留下了一个个和西双版纳双向奔赴的故事。
游客看版纳:一场关于幸福与狂欢的集体叙事
从“围观”到“沉浸”,这是上海游客武女士对自己这趟西双版纳之行的评价。
临近泼水狂欢正式开始,武女士和朋友正在争分夺秒地向水枪、水袋中注水。
“我们做好‘战斗’准备了!”她告诉澎湃新闻,她和朋友都是第一次来西双版纳体验泼水节,“可太期待了!”
武女士说,前几天她观看了“万人齐放孔明灯”和“民族民间文化大游演”,更多地是以外地人的视角“围观”本地文化;但是当自己“全副武装”地身处景洪市泼水广场,立即被这欢乐的氛围所感染:“感觉我们已经完美融入这里了,莫名有一种‘与有荣焉’的幸福感。”
4月15日,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景区成为泼水节狂欢的重要战场。 告庄西双景官方视频截屏图
泼水节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不仅感染到了国内游客,也让外国游客有了独一无二的体验。
“太酷了!”近日,英国博主Lee在西双版纳体验泼水节,其泼水vlog在社交平台上广受好评,视频中,浑身湿透的他满是兴奋,直呼“下次我要穿泳裤再来!”
坦桑尼亚游客Bili Mwinyi则告诉澎湃新闻,在其中国朋友的大力推荐下,她决定来西双版纳亲身感受节日氛围,并为此做了大量功课,“来之前,我的期待值已经很高了;来之后,我认为这真是一个十分新奇的经历,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和激动。”
Bili Mwinyi说,于她而言,西双版纳是一个风景美丽、人民友好的城市。
据云南网报道,在中老铁路、过境免签政策的加持下,西双版纳在国际文旅市场也越来越受欢迎。今年的泼水节期间,来自老挝、缅甸、泰国等地的游客数量直线上升,仅4月12日傣历1387年新年节(2025年泼水节)迎新文艺晚会举办当天,就有370余名外国游客来到景洪游玩。
现场热度高,网络上关于西双版纳泼水节的话题热度同样居高不下,有网友戏称“西双版纳承包了四月的快乐流量”。
对此,景洪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及局长隋剑飞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州、市两级文旅部门在文旅推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结合中老铁路和过境免签政策,把更多的外国友人吸引到西双版纳,体验在地文化;另一方面,将泼水节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版纳,爱上版纳。
为了保障游客在西双版纳能更好地体验泼水节,西双版纳州指导各行各业丰富产品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开展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环境,特别在住、食、行方面作了重点安排,积极为游客打造“安全、有序、优质、独特”的泼水节体验。
4月15日,西双版纳泼水广场上,一位公安特警在现场执勤。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为迎接泼水节,我们做了许多配套准备。在一系列举措下,去年我们的入住率是66%,今年则增长至88%。”从事多年文旅工作的西双版纳新傣园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部副总监唐靖思告诉澎湃新闻,“对于当下的西双版纳而言,追求的不仅是流量狂欢,更是让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共生的可持续模式。”
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先生说,前些年看到泼水节有不文明的报道,比如有人使用高压水枪,自己此次和朋友来西双版纳之前还有担心,但来了之后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反而看到了很多温馨的画面。他特别提到,看到一位公安民警在接受游客的水枪祝福时,一转身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拳头大小的彩色塑料水枪“还击”,大家都忍不住笑了,“真是太可爱太温暖了!”
居民看版纳:传承与蝶变的双重奏
在泼水广场不远处,杂货铺店主张先生坐在门口,有人经过时,他便会端起手中一直攥着的水枪,不失分寸地“滋”一下射过一串水珠,表达善意和祝福。
他原是江西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西双版纳,“觉得这里很好,就留了下来,一留就是二十几年。”
张先生说,他刚来的时候,其店铺所在位置还是一片泥土地,那时候景洪市最高的楼也只有7层,但现在的西双版纳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道路基建也是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好。
相较于张先生,景洪市曼景保村千人长街宴项目负责人王一娜与西双版纳结缘的时间要稍晚一些,但至今也有7个年头了。
王一娜告诉澎湃新闻说,这七年来,她发现来西双版纳的游客越来越多,文旅形式越来越丰富,文旅服务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于是,她也选择留下来,并在这里开启新的事业版图。
4月15日,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全城变为狂欢的海洋。 告庄西双景官方视频截屏图
年逾五旬的玉女士是土生土长的西双版纳傣族人,她告诉澎湃新闻,小时候,泼水节只是傣族同胞会庆祝;但是大概从十几年前开始,西双版纳有了越来越多操着外地口音的人,起初,很多人是为泼水节而来;后来,留下工作、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她看来,近年来,越来越多像王一娜这样的“新市民”来到版纳生活、工作,不仅传播了西双版纳的本土文化,也重塑了人们与这片土地的连接。
“版纳本身就是一个旅游胜地,这里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再加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爱上这里。”景洪居民田先生表示,西双版纳和泼水节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是一种必然,而游客和“新市民”的到来,也让版纳变得越来越好。
4月15日,西双版纳高楼掩映下的泼水广场上,正在上演泼水狂欢。 微信公众号“西双版纳发布” 图
“我们的城市更美观了,高楼更多了,道路更平坦了,街巷更整洁了,绿化率也有所提高,不是说单单看到绿色了,现在的版纳是五彩缤纷的。”田先生感叹道。
从傣族少女参与取水仪式到万人泼水的沸腾现场,从本地市民的自豪感到外地游客的归属感,泼水节这一跨越千年的水之庆典,早已超越单纯的民族风情展示,演变为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与民族共生的多维体现。
水花飞溅间,西双版纳在高速发展中,坚持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幸福生活的诠释和追求——正如澜沧江奔涌向前,时而激荡、时而温婉,但始终滋养着这片美丽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