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高速后寺河特大桥主塔封顶、昌九高铁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钢箱梁落梁合龙、潭洲隧道工程首节沉管顺利出坞……这些是今天桥梁界的大事
01
郑洛高速后寺河特大桥主塔顺利封顶
4月15日,郑洛高速后寺河特大桥最后一节塔柱浇筑完成,主塔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后寺河特大桥索塔施工完成,将转入主梁施工阶段。
施工过程中,为破解后寺河特大桥主塔桩基面临的地形条件复杂、施工作业面受限、地质岩层坚硬、成孔作业困难等施工难题,项目选用多台大型旋挖钻设备同时连续不间断作业,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最终提前9天完成施工节点目标。主塔承台为郑洛高速单体最大承台,单个承台浇筑混凝土方量达3011立方米,项目积极引入“四新”技术,采用智慧循环冷却系统,较好的控制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主塔索塔采用新型智能液压爬模系统,减少混凝土拼缝,提高成品外观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桥塔建设的精准无误。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承担郑州与洛阳之间便捷高速通道的功能,能够有效缓解通道内的交通压力,完善中原城市群快速公路网络,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为区域内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来源: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02
昌九高铁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钢箱梁落梁合龙
4月15日上午,随着昌九高铁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74 150 74)米钢混连续梁最后一段长50米、重378吨的钢箱梁成功落梁合龙,昌九高铁庐山枢纽桥梁群跨公跨铁等25处连续梁、钢盖梁等特殊结构全部完成。
昌九高铁采用国内首创“钢梁大纵坡下坡驮运”技术,将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74 150 74)米钢混连续梁最后一段钢箱梁,安全跨越了京九铁路上、下行正线和武九铁路西南下行联络线3条铁路大动脉,精准稳固的驮运至设计合龙口位置上方,破解了20‰的大纵坡、大跨度、大吨位钢箱梁安装的难题,为钢箱梁正式落梁合龙奠定了坚实基础。
“昌九高铁庐山枢纽桥梁群”是指昌九高铁自庐山站引出后跨越或邻近营业线的6座桥梁,这些桥梁先后11次跨越营业线、2次跨越新建联络线,115个墩台邻近营业线,包含了悬臂浇筑、支架现浇、转体、顶推、钢盖梁整体吊装、异形钢构等多种特殊结构形式,覆盖营业线范围大、工序转换频繁、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黑河大桥全长924米,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变截面连续箱梁。全桥共14联,现浇连续箱梁4联,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0联,25m预制箱梁100片,40m预制箱梁80片。
本次绞移沉管为E4管节总重量4.4万吨,长104米,单孔跨度17.15米。为确保沉管顺利出坞安装,项目技术团队研发了配套的自动绞移系统、压载水控制系统、水下拉合及全流程数字孪生集成监控系统。通过陆地11台绞车的牵引配合,将沉管浮运至安装位置,随后利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船组配合管内压载水系统进行沉放、拉合对接。该套施工方案有效减少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和水下作业时间,以“可视化、数据化”管理推动施工安全与质量双提升。顺德伦桂路工程(横一路—横五路段)路线全长2227米,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时速为80公里,过潭洲水道隧道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横断面,新建隧道长1220米,其中沉管段316米,共计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