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客货邮”下乡送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迎刃而解

4月8日上午11点,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后常村便民超市门前,一辆标有“客货邮”标识的公交车准时停靠。驾驶员韩师傅熟练地将印着各地快递单的包裹转交超市负责人常来青,这批跨越千里的快递转运就此完成进村“最后一公里”。“收到短信的村民随时能来取件。”常来青边说边将包裹整齐码放。

茌平区客货邮专线公交车。

农村物流网络承担着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重使命,对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农村地区村落分散、配送成本居高不下,与此同时传统客运行业又面临运力闲置的双重困境。茌平区创新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利用客运闲置运力帮邮政和快递企业代邮代送快件,实现“交邮合作”“交快合作”。2023年,茌平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三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创建名单。

每天上午10点左右,茌平区邮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外十几辆客货邮专线公交车排队等候;共配中心里,包裹在自动化分拣线上高速流转,智能扫描系统精准识别派送区域。客货邮专线公交车装载快递包裹后,陆续奔向镇级服务站,完成物流配送后,则立即投入客运服务。

目前,茌平区镇村两级服务站点已构建起严密转运网络。镇级站点按村分拣后,由镇村专线客货邮公交进行二次配送,每天早晚两班次的无缝衔接机制,确保到县域的快递基本实现当日送达。“我们每天配送快递约4万件左右,以前主要委托第三方配送,线路只有三四条,配送成本高、时效慢;现在实行客货邮模式后,整个线路增加到11条,最晚班次回收的快递也能通过公交专线当日发出,之前几乎不可能。”中国邮政茌平分公司副经理由久双说。实行客货邮模式后,整体配送时长缩短2小时,综合运营成本明显下降。

茌平区的物流配送转运站点。

在村级服务点,客货邮融合效应也改变着村民生活。“自从公交车捎带快递后,村民收寄快递不再往镇上跑,不仅省时方便,还让超市客流量翻了两番。”常来青指着货架上的本地农产品说,现在村民既能便捷收取网购商品,也能通过物流网络将土特产销往全国,村里的农业产业更有活力了。

“茌平统筹解决群众出行、物流配送、寄递服务等问题,探索‘交邮合作’‘交快合作’‘快快合作’等模式,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形成‘茌平365客货邮’品牌,构建起区镇村三级交通运输服务新体系,实现了客运网增收、物流网降本、老百姓方便的多赢局面。”茌平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茌平区快递行业党委书记李泽汉说。“交邮合作”运营平稳两年有余,降本增效明显,按当前运营情况测算,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30万元以上;民营快递企业合作步伐更深入,县级集配中心一期工程投入运营,4家快递企业入园经营,实现统仓统配,共享共用自动分拣线、运营车辆、站点、人员等,邮件处理效率显著提高,业务量同比增加30%以上,运营费用降低5%,累计节省资金近400万元。

李泽汉表示,下一步,茌平将深化“先立后破、稳步推进”改革思路,重点建设完善智慧化城乡物流转运中心,升级镇村末端服务网络,引导推进快递企业共享城乡运输工具,利用镇村客货邮专线或专用货车,全面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形成具有茌平特色的多部门联合、多业态联动、全区域整合的区镇村三级商贸流通服务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