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伤宫颈”的创新技术守护女性未来!光动力疗法为健康筑起“无痕防线”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种聚焦于无创精准治疗的创新技术——光动力疗法,正为妇科疾病诊疗领域带来全新变革。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肿瘤医院)妇科团队以敏锐的临床嗅觉和开拓精神,自2019年在南京市率先引入这一技术,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成功为众多宫颈病变、外阴白斑等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区域内妇科无创诊疗的标杆。
光动力疗法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光、光敏剂与氧的协同作用,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我们医生会先将光敏剂局部外敷于患处数小时,待其在病变组织中富集后,再以特定波长的红光照射20~30分钟,通过直接杀灭异常细胞、破坏肿瘤微血管及激活免疫反应等三重机制,实现对病灶的精准打击。”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肿瘤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余敏敏回忆,团队对光动力疗法的关注始于对宫颈病变前沿技术的追踪。2019年,她在一专项培训班中接触到这项技术,敏锐意识到其在无创治疗领域的潜力——尤其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传统锥切、激光等有创治疗可能导致宫颈瘢痕、影响生育,而光动力疗法的无创特性恰好填补了这一临床需求。“回来后,我们团队从低级别宫颈病变患者开始尝试,逐步积累经验,发现其对CIN1级病变有效率可达80%~90%,而且治疗过程中宫颈因痛觉神经较少几乎没有不适感,仅外阴、阴道等敏感区域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患者的接受度也比较高。”余敏敏说。
谈到光动力疗法的优势,余敏敏用“精准”与“温和”来概括:“光敏剂的靶向富集特性使其仅作用于病变组织,对周围正常黏膜损伤很小,避免了传统治疗的‘误伤’风险;治疗过程不破坏宫颈、阴道及外阴的正常解剖结构,既保持外观完整,又为育龄女性保留了自然生育能力,这一特点在年轻患者中尤为重要,许多接受治疗的女性后续均顺利妊娠分娩,无宫颈机能不全等并发症。此外,光动力疗法支持多次重复治疗,一个小疗程通常为3次,远期复发率低,为持续性HPV感染及反复病变患者提供了长期管理的可能。”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光动力疗法的适应证覆盖广泛,除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外,还包括低危型HPV引发的尖锐湿疣、病因不明的外阴苔藓样变及外阴白斑等。像外阴白斑,这个病常常导致剧烈的瘙痒和色素脱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光动力治疗不仅能快速缓解瘙痒,还能促进白斑区域色素恢复,通过光照激发局部血液循环及细胞修复,实现外观与功能的双重改善。而对于HPV相关疾病,无论是低危型所致的尖锐湿疣,还是高危型引发的宫颈、阴道多部位病变,光动力疗法都能通过分区精准照射,实现多病灶同步治疗,避免多次手术创伤。“我曾经接诊过一位30多岁的患者,她因为广泛型HPV感染到我们科室,一检查发现感染了5种高危型、2种低危型HPV,病灶非常分散。她年纪轻,又有强烈的生育需求,传统的手术其实难以全面处理且可能影响生育,所以我们为她制定了6次光动力治疗联合抗病毒方案。三个月后复查显示,HPV亚型从7种减到1种,宫颈病变完全消失,阴道及外阴病灶经活检证实逆转,仅存病毒感染相关的良性增生。”谈到这位患者的经历,余敏敏很是欣慰,“前段时间这位患者还给我带来了好消息,据说顺利生了一个宝宝。可见,光动力疗法通过无创手段可以实现多部位病灶控制,为患者保留生育希望。”
据悉,在南京地区,南京市第二医院是最早开展妇科光动力治疗的机构,经过四年多的积累,目前每月接诊量稳定在5~10例,涵盖宫颈、阴道、外阴等多部位病变,“目前我们已经将光动力疗法成熟地应用于阴道、外阴病变及部分高级别病变的探索性治疗。”余敏敏指出,尽管高级别阴道上皮内病变的治疗效果仍需更多数据支持,但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有创治疗的患者,光动力疗法提供了新的选择。
从“破坏性治疗”到“保护性修复”,光动力疗法正重新定义妇科疾病的治疗模式,为无数患者带来无创治愈的可能,也为妇科诊疗领域开辟了一条兼顾疗效与生活质量的新路径。余敏敏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这一技术,通过优化治疗方案、积累临床数据,推动光动力疗法从“创新技术”转化为妇科精准诊疗的“常规选择”,让更多女性在避免手术创伤的前提下获得有效治疗,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通讯员 朱诺 实习生 王家佳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