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心 为爱护航 | “爱心妈妈”杨花:用母爱许你一路花开
“最近学习状态怎么样?”“有啥需要帮忙的,第一时间跟我说。”一句句平常却饱含温情的叮咛,是红寺堡区大河乡红崖村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杨花与小芳(化名)的日常交流。作为“爱心妈妈”,杨花用实际行动,让小芳时刻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这份母爱如同人生暖阳,温暖着小芳。
杨花陪伴小芳阅读书籍。
2021年4月,杨花来到红崖村村委会从事妇联工作,一次入户走访中,她发现12岁的小芳与同龄孩子有些不一样。“孩子对我有些抵触,眼神里满是防备,不太愿意敞开心扉交流。”杨花回忆道。从小芳爷爷奶奶处得知,2010年,小芳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随后改嫁,小芳和妹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了解了情况,小芳便成为杨花心中深深的牵挂。
去年3月,杨花在村妇联微信群中看到“爱心妈妈”的招募公告,脑海中下意识地浮现出小芳的身影,于是连忙申请报名成为小芳的“爱心妈妈”,希望能尽自己力量去关爱她。“小芳平时住校,我每周六下午会带上水果、牛奶等去看望小芳。”杨花说。她会仔细询问小芳近期的身体状况,有没有不舒服,再将小芳的“微心愿”一一记在心中。一次,杨花看到小芳突然流鼻血,便赶紧上前,将小芳紧紧拥入怀中,轻柔地为她擦拭鼻血,并在她背上轻抚,不停地轻声安慰。那一刻,极度渴望母爱的小芳突然哽咽了,对杨花说:“要是妈妈在身边该多好。”杨花的眼眶也红了,她更用力地抱紧小芳,坚定地说:“我就是你的妈妈。”
为了尽快走进小芳的生活,杨花会用自己的上学经历和小芳谈心,带小芳逛街买新衣服,尽自己所能让小芳打开心扉,感受到爱。
慢慢地,在杨花的呵护下,小芳从最开始的不爱说话、对他人充满戒备排斥,到越来越活泼开朗,不仅主动与旁人交流沟通,更是把杨花当成了最知心的人。心底的喜怒哀乐、琐碎日常,孩子都会毫无保留地倾诉给杨花听。这份信任,让杨花满心欣慰。
平日里,小芳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感谢杨花。她会精心制作一些手工艺品、绘就一幅幅画作,并写上对杨花满满的谢意。有时在奶奶的协助下,小芳也会为杨花做饭炒菜。这一件件小事,凝聚着小芳内心深处对杨花的感恩。今年1月,杨花成功为小芳申请到大河乡发放的3000元临时救助金。“希望小芳往后的日子能一路生花,越过越好,迎接她的是满满的幸福与希望。”杨花说。
(蔡睿晓 文/图)
还有这些民生资讯
西夏区举办 “护苗”集体生日会
4月15日,记者获悉,西夏区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联合民政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生日活动,以“护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为主题,通过知识普及与温馨互动,为50余名困境儿童打造了一场兼具教育意义与情感温度的成长盛宴。
活动现场,孩子们亲手制作蛋糕、分享生日愿望,欢声笑语中洋溢着集体庆生的喜悦。随后的“护苗”知识课堂通过动画演示和真实案例,向孩子们生动普及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知识。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扫黄打非”知识问答竞赛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竞赛围绕“什么是非法出版物”“如何举报有害信息”“不良文化的危害”等内容设置必答、抢答环节,孩子们积极思考、争相举手,加深对“护苗”知识的深刻理解。
西夏区将持续推进“护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通过开设绿色阅读角、举办主题班会、开展网络素养培训等方式,构建“政府 学校 家庭 社会”四位一体的“护苗”网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文化环境。
(华兴时报记者 韩瑞利/文)
兴庆区青山社区:
屋顶漏水“凉了”邻里情
多元调解“暖了”两家心
近日,看着经社区调解修补好的房屋,兴庆区玉皇阁北街青山社区居民徐杰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前不久,青山社区117小区党支部书记张番接到居民徐杰的诉求。“楼上住户家卫生间下水管道发生漏水,大量污水不断渗漏,我家快成‘水帘洞’了,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为了解决漏水一事,徐杰与楼上邻居可没少“打嘴仗”,而对方都以上班为由不予处理,两人由正常沟通慢慢演变到“唇舌之战”。
为打破僵局,社区党委迅速启动“第一道防线”作用,组织小区党支部、辖区警务室、党员志愿者、治保委员会、微网格员(长)、热心居民志愿者唐大叔调解等多元力量,现场分析原因、清理“症结”开展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唐大叔从邻里情切入,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警务室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治保委员会现场提供维修方案和预算清单……经过协商,最终达成协议:由楼上住户承担漏水管道维修费用及修复徐杰家卫生间顶棚费用共计1000元。
今年以来,青山社区积极推行“多元调解”工作模式,组织警务室民警、党员志愿者、治保委员会、微网格员(长)、“三官一师一员”、热心居民志愿者等,依托“警格 网格 群众路线”调解法工作要求,聚焦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进行摸排,已调解婚姻家庭纠纷5起、物业纠纷6起、邻里纠纷20余起。
(华兴时报记者 纳紫璇/文)
利通区裕西社区: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社区学堂”
为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走深走实,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以“需求导向 专业赋能”新模式,面向社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社区学堂”,开设老年大学、青年夜校、儿童兴趣班3个板块,助力素质教育扎根社区。4月14日,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社区学堂”儿童兴趣班项目正式启动。
“社区学堂”儿童兴趣班首批开设美术、少儿舞蹈、播音主持等多元课程,以公益低偿形式为双职工家庭及困难家庭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美术兴趣班以“启迪创意·绘美童心”为主题,每周天开展一次课程,涵盖素描基础、创意手工、色彩感知3大模块。课程采用“理论 实践”模式,聘请专业美术教师授课,结合儿童年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除儿童兴趣班外,青年夜校、老年大学课程也将于近期陆续开课,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服务。裕西社区将持续依托“社区学堂”,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赋能课程,拓宽学习渠道,促进知识共享与交流,让开设在“家门口”的课堂更“有料”,让社区服务有温度、接“地气”。
(华兴时报记者 王 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