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文/观察者网 邵昀】

继、与乌克兰,以及提高关键矿物产量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又把算盘打到了深海矿藏。

4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特朗普的团队正在起草一项行政令,允许美国大量“囤积”太平洋海底的金属资源,被添加到现有的联邦原油和金属战略储备,以“对抗”中国在电池金属和稀土供应链方面的主导地位。然而,美方此举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世界大多数海底普遍存在多金属结核。这种结核在深海高压作用下、历经数百万年形成,被认为可能是海底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金属资源。报道介绍,这些如土豆般大小的黑色矿石中,富含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和军工设备所需的镍、钴、铜、锰,以及微量部分稀土矿物。

知情人士说,美国正是计划加大开采这些多金属结核,储存在美国境内,以应对未来中美发生冲突,中国限制稀有金属出口的情况。知情人士还说,该计划是美国更广泛举措的一部分,该举措旨在根据美国国内法加快深海采矿申请的审批,并建立多金属结核的陆上加工能力。

这张手持照片摄于2016年4月17日,显示在日本专属经济区深约5500米处发现的锰结核密集区视觉中国

美国国内一直有声音鼓吹在关键矿产供应上摆脱所谓对华依赖。特朗普上个任期内曾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幕僚长的亚历山大·格雷(Alexander Gray)对《金融时报》声称,鉴于中国日益将深海海底视为“与美国进行经济和军事竞争的前线”,美国有必要关注这一“最容易受到中国威胁”的领域。

不过,报道指出,尽管包括国务卿鲁比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在内的共和党重量级人物,都持续且积极支持深海采矿;美国去年通过的《国防预算法案》也要求五角大楼研究深海多金属结核用于国防的可行性,但特朗普任内的美国在国际深海采矿规则谈判中基本处于缺席状态。

目前,各国控制各自近海约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EEZ),但根据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被授权决定国际水域中的深海采矿规则。美国虽然参与了UNCLOS的起草,却该公约,仅为ISA的观察员国,故没有投票权,也不能通过该组织获得海底采矿勘探或开采合同。